专题一弘扬孝老爱亲美德倡导文明道德风尚【热点聚焦】材料一:2014年《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意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孩子的好榜样。节目分为“孝”、“礼”、“爱”3个篇章,希望通过这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让孩子和父母们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父母教会我”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材料二:2014年“敬老月”活动的主题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活动时间从10月1日至10月31日,各地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为广大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重点走访高龄、“空巢”老人家庭。材料三:2014年9月29日,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名单。来自吉林的王丹、来自河南的张俊兄弟、来自内蒙古的梁蓉、来自甘肃的梁维月、来自天津的许卓婧、来自辽宁的钟岳峰、来自湖南的游柘楠、来自安徽的袁德旗、来自湖南的向娜、来自黑龙江的昊金棋共10名少年获评2014年度“最美孝心少年”。材料四:2014年10月2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日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任全来家庭等10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任全来、赵永华、房泽秋、胡金凤、郭欣欣、赵伏妮、李永忠、李昌女、代琼兰、地丽胡玛尔、阿不都卡德尔等10户家庭敬老爱老、奉行孝道,倾心孝顺父母公婆,倾情照顾孤寡老人,志愿服务困难群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知识链接】八年级(上)教材1、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很多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将父母的爱传递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我们期盼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2、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我们也无以为报,只求能与他们同呼吸、共甘苦。生活顺利的时候,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幸福和温馨;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一起坦然面对。3、解决与父母的冲突,最有效的策略是“小入不记大人过”,我们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点。多从自己这方面找原因,主动化解,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4、家是我们成长中最安全的港湾,我们在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幸福、快乐地成长。九年级教材1、在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无数双关爱的手。正是这些手的搀扶,孕育了我们的自信和坚强、正直和善良。我们应该用心记住那些关爱过我们的人,并因此常怀感恩之心。2、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责任。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养老抚幼,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承担家务劳动。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这是我们承担责任的起跑线。【设问角度提示】1、2014年《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父母除了教会我们做人道理,还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这个“家”总使我们感到温暖。其原因是什么?答:①家是我们成长中最安全的港湾,我们在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幸福、快乐地成长。②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夫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2、2014年“敬老月”活动的主题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开展此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有利于引导公民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弘扬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开展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对青少年有哪些启发?答:在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和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在父母年老,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时,就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