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煤集团左权鑫顺煤业各工种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卡矿山测量工岗位安全卡工作流程接收任务,明确工作要求→检查、复核图纸及数据→领取、检查仪器→观测并正确记录→内业计算岗位操作内容(一)井下全站仪水平角测量:1.在已知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应严格对中整平,精确对中前后视反射棱镜,反射镜面与测线要近似垂直;2.在风速过大,对中困难的地段,可采用镜上光学对中,或采用挡风措施以确保对中精度;3.照准后视目标,键入水平角或置0;4.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5.倒镜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6.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后视目标,读取度盘读数;7.施工测量放线按有关规定要求采用两个镜位标定,取其平均位置,严禁用一个镜位标定;(二)全站仪测距方法:1.在全站仪测量后视或前视目标时,瞄准棱镜中心位置进行测距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所需的斜距、倾角或平距、高差;(三)三角高程测量方法:1.使用全站仪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2.观测两点间的倾角,正倒镜观测,并往返观测。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mm,并量注测点至底板高度;3.仪器高和觇标高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得大于4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事故风险提示1.在测量前未进行"敲帮问顶"、顶板未支护好便进场作业。2.测点被破坏,但是巷道过高,需登高作业,未佩戴安全带。3.在车辆运行时,未观察左右。4.在上、下山等坡度较大巷道作业时,未事先联系停止施工、禁止行车。5.未严格执行严禁擅自进入盲巷、独头、独巷或已失修巷道进行测量的原则。应急处置程序一旦发生事故:1.及时报告灾情;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1、矿山地质工岗位安全卡2、矿山地质工岗位安全卡3、工作流程上岗条件→安全规定→观测准备→观测记录→结果分析→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及时汇报→风险告知。岗位操作内容l、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井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记录簿上;记录簿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2、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3、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4、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5、地质记录簿中描述的地质观测资料,必须在上井后2天内整理完毕。并编绘出正式的井巷素描图或素描卡片。事故风险提示1、在作业前未进行"敲帮问顶"、顶板未支护好便进场作业。2、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辨识,或辨识错误,有可能导致巷道返工或报废。应急处置程序一旦发生事故:1.及时报告灾情;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3、井下钻探工岗位安全卡4、束管检测工岗位安全卡束管检测工岗位安全卡工作流程束管检测→持证上岗→检查仪器各部分的连线有无脱落→检查硅胶及烧碱石棉→检查仪器各气路的气密情况→氢气发生器的液位→启动稳压电源→启动氮、氢、空一体机→启动色谱分析仪具→标起→启动抽气泵→启动采样泵→束管检测→打印结果、保存→关机→填写报表,记录设备运行情况→报表报上级领导审阅。岗位操作内容1.不得带点检修、搬迁设备,检修设备前,必须切断电源,并验电、放电、开关把手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管路敷设,登高作业至少两人一组协同作业,配带安全带;敷设管路进入工作面后,认真观察顶板、两帮支护情况,消除隐患再工作;2、巡检时,对井下各地点束管设施逐一排查,管路发生断开或接头漏气现象,要及时接好或密封;3.束管检测应遵守下列规定:**Expressionisfaulty**熟悉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规程,经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Expressionisfaulty**负责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动态监视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迅速查明情况并进行处理;**Expressionisfaulty**按照操作流程认真操作,定期对分析仪用标准气样进行标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Expressionisfaulty**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束管监测装置进行维护,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无误;**Expressionisfaulty**每次检测完成后,及时打印报表,报上级领导审阅。事故风险提示1、设备维修时,电击伤人;2、管路敷设,登高作业时,脚手架搭设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