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几种重要的金属》复习有关铁的知识一、常见铁的化合物:Fe2O3红棕色粉末FeSO4白色固体Fe3O4黑色晶体FeSO4·7H2O浅绿色晶体,FeO黑色粉末FeCl3棕黑色Fe(OH)2白色固体FeCl3·6H2O棕黄色Fe(OH)3红褐色固体二、Fe3+与Fe2+的转变:2FeCl2+Cl2=2FeCl36FeCl2+3Br2=4FeCl3+2FeBr34Fe(OH)2+2H2O+O2=4Fe(OH)32FeCl3+Cu=CuCl2+2FeCl2(在酸性环境下)2FeCl3+Fe=3FeCl2(在酸性环境下)2FeCl3+H2S=2FeCl2+2HCl+S↓三、Fe3+与Fe2+的鉴别:1、观察法: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呈浅绿色者是Fe2+2、H2S法:通入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3、KSCN法:加入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Fe3++SCN-=[Fe(SCN)]2+4、碱液法:分别通入氨气或加入氨水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者是Fe3+,生成白色沉淀,并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者是Fe2+。5、淀粉KI试纸法: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者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2Fe3++2I-=2Fe2++I26、铜片法:分别加入铜片,铜片溶解且溶液变为蓝色者是Fe3+,无明显变化的是Fe2+。Fe3++Cu=2Fe2++Cu2+7、KMnO4法:分别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能使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变浅的是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Fe3+,颜色基本无变化的是Fe2+。5Fe2++MnO4-+8H+=5Fe3++Mn2++4H2O原电池一、原电池:将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失放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1).要有两根活泼性(金属性)不同的电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且电解质溶液至少应和活泼电极发生反应。(3).两根电极应用导线相连或相互接触。上述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能形成原电池。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1.原电池的电极:在原电池中,金属性强(还原性强)的电极失去电子,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电极,电解质的离子在金属性弱的电极上获得电子,因此电子的流向是由活泼电极流向不活泼电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是由不活泼电极流向活泼电极的。我们把电流流出(电子流入)的电极称作原电池的正极,把电流流入(电子流流出)的电极称作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一般情况下电极将被慢慢溶解(也称腐蚀);在正极,电解质的离子获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一般有物质析出(析出金属或放出气体),正极本身没有参加反应(被保护)。(1).负极(活泼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极被溶解。-ZnCu+(2).正极(惰性电极):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被保护。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说明如下:稀CuSO4负极:锌较活泼作负极,锌失去电子被氧化,锌慢慢溶解,电子由锌极流出,电流由锌极流入。正极:铜不活泼作正极,铜离子得到电子,铜电极上有铜析出,电子由铜极流入,电流由铜极流出。2.电极反应式:在上述原电池中,负极上锌失去电子,用电极反应式表示为Zn-2e=Zn2+正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用电极反应式表示为Cu2++2e=Cu。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练习1.在下列各装置中,溶液质量增大的是CuZnCuAgFeCFeZn稀H2SO4稀AgNO3稀H2SO4稀AgNO3ABCD2.下列各装置中接入的灯泡的功率相同,则灯泡最亮的是ZnCFeCSnCCuC0.1mol/LAgNO30.1mol/LAgNO30.1mol/LAgNO30.1mol/LAgNO3ABCD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其金属活动性A.a>b>c>dB.a>c>d>bC.c>a>b>dD.b>d>c>a电化学腐蚀:1.析氢腐蚀:空气中有大量的CO2腐蚀:气体(也含有其它的酸性气体),CO2溶于水后将使溶液表现出酸性,如果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就构成了Fe、C、含H+的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Fe):Fe-2e-=Fe2+正极(C):2H++2e-=H2↑由电极反应式可知,铁作负极被溶解,碳作正极有H2放出,反应过程中将消耗H+。因为有H2放出,所以将这种环境中发生的钢铁腐蚀叫析氢腐蚀。2.吸氧腐蚀:通常情况下,酸性较强的水溶液环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