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主持稿甲: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乙: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甲:我国的古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其中的送别诗,犹如阵阵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乙:是呀,送别诗像一杯酒、一首歌,又像一道风景,悠悠流长。如:我们这学期学过的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乙:酒逢知己千杯少,只须总有离别时。喝完了酒,老朋友步出酒店一路相送,千叮咛,万嘱咐,还是难以表达心中的留恋。甲:再如王昌龄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齐答: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甲:《别董大》高适齐答: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甲:赠汪伦齐答: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齐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船儿越走越远,渐渐消失了,可我还是依依不舍地站在鹤楼上,久久不忍离去。第二篇:送别诗《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王维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中对朋友相思的比喻更有意思。“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比作遮挡不住的第1页共13页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鲜,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意象。春草、水、春色都是具体的意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具体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更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gǔ送友人下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送别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送别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第2页共13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第三篇:送别诗送别诗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意象]: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杨柳、行舟等空间意象。[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鉴赏示例1】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2、诗中两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