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按照**市粮食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学习情况,我就严以用权谈一下自己的学习认识和体会,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对严以用权的认识和体会(一)“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过好权力关。我们要深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的一部分。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就是用权为公的道理。也正如警示教育片所总结的“必须时时刻刻坚持公权为民,不能一丝一毫的私用,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应该说,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成绩。各级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在行使权力的时候,要自觉地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考虑问题和行为方向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以强烈的责任感造福于人民。严以用权,要求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要“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应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做廉洁奉公的模范。(二)严以用权就是要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用好手中权力,真正做到为人民尽职尽责,最根本的是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上过关。作为领导干部,要弄清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党和人民的考验面前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同志那样,心里想着人民群众,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行为准则。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把群众的呼声、疾苦当作大事,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之中;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兢兢业业、奋不顾身地工作,运用手中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如果做官不做事、做官当老爷,台上讲勤政廉政,台下搞不正之风,那就会丧失领导资格,就会使手中的权力变味、变质,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第1页共3页(三)严以用权就是在其位,谋其政。权力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力。用好权力,首先就要明确职责所在、要求为何,对该干的事做到胸中有数,行其权,尽其责。职责范围的事,就当尽心尽力,决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满足于当“太平官”。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若只得意于手中的权力,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权力不作为,乱作为,责任主体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一些权力失范、失控现象的发生,与领导干部缺少责任意识不无关联。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自我提醒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避免因位高权重而忘乎所以。(四)严以用权就是让权力之手规矩起来。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让领导干部不谋私,不沦为“苍蝇”、“老虎”。权力天然具有导致腐败的潜质,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抵制腐败诱惑、防范权力滥用,还要求领导干部阳光用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权谋私往往与暗箱操作联系在一起,决策、执行过程的不透明,给了弄权者上下其手的空间。揭开神秘面纱,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违法乱纪、权力寻租等行为就会无处藏身。十八大以来,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的落马,向每一位领导干部传递着一个信号,那就是必须严以用权。使用公权力,必须接受群众目光的检视,只有这样,私欲贪念就会望而却步,滥权越权行为就会被阻止在萌芽之前。二、严以用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权为民所用的政治觉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对优化政治生态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缺少敬畏感。(二)接受群众的监督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把权力真正用在为民办事解难事上的力度不够,存第2页共3页在比待遇、比消费、比办公条件的现象。(三)作风漂浮,责任担当意识不浓,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的多,主动化解矛盾较少;要求下属部门去解决的较多,真面群众解决的少,帮助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