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山道路(试讲稿)5则范文井岗山游记今天我要去井岗山喽。能到革命的摇篮井岗山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我梦茉以求的愿望。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快步走向学校,学校里已经有许多人聚在一起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兴奋。不一会儿,王校长和顾老师、吴老师、朱老师一块来了。王校长向我们交待完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宣布夏令营正式开始了。终于可以出发了,我们兴高彩烈地坐上了去江西的火车。当晚睡在卧辅车箱,随着滚滚的车轮声,我的思绪早已飞向那令人神往的革命圣地井岗山了,梦见了井岗山的山山水水,听见了黄洋界上的隆隆炮声,看见了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天清晨,从迷迷糊糊的梦境中醒来,我们已经到达江西境内了。从车窗向外看去,到处是农田和水牛。这里没有高楼大夏,都是砖瓦平房。红土地上到处生长着一片片绿色的树木。“呜……”火车终于到达了吉安火车站。下车了,走在我前面的一个男孩突然大叫一声:“新鲜空气我爱你。”我们都笑了起来,似乎闻到了井岗山的清新气息。出了火车站,一辆黄色的大巴已在那儿恭候我们多时了,一位自称是梁表姐的导游接待了我们。吃完早饭后,我们在梁表姐的带领下,向井岗山进发了。从吉安到井岗山有一百三十八公里的路程,大巴车要走三、四个小时。我想这段路可真长啊,要是能把时光一下子调到四个小时之后,那该多好啊。车子在不知不觉中上路了,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路摇晃不已,颠簸得人很不舒服。这时顾老师说。“谁叫井岗山是革命的摇篮呢,今天我们就把这里当成摇篮吧。”我们听了都开心地大笑起来,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也一扫而光了。车终于到了井岗山,导游向我们介绍说。“井岗山四周高,中间低,就象一个大大的井,故名井岗山。”我们住的宾馆紧第1页共4页挨着一个小山,景色还真不错。放好行李之后,我们就去游五龙潭瀑布了,传说五龙潭瀑布是龙王的五个女儿下凡,又因龙王的二女儿十分害羞,所以第二个瀑布是看不见的。接着我们去了碧玉潭和仙女潭。我们先从入口处进入,然后沿着山路向碧玉潭方向进发。导游跟我们说,井岗山的山平均海拔高度有五百多米。我们一路向上爬,寻着水流的“哗哗”声,来到了碧玉潭。我简直要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只见一幅透明的水帘横挂在眼前,滔滔不绝的泉水从七八十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直奔潭下,发出“哗哗”的轰鸣声。潭内水气缭绕,雾气腾腾,不由得想起了大诗人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诗句。碧玉潭水清澈碧绿,又形似一块宝玉,故真名不虚传。我和几个小伙伴爬到了离瀑布八九米远的一块大石头上,尽情地呼吸着潭里飘出的新鲜湿润空气,感觉精神倍增,一路上的疲劳也顿时消失了。走过了穿梭在山间的小湖,又翻山越岭来到了碧波荡漾的仙女潭。象飘带一样的泉水从高处飘落下来,就象一位姿态优美、亭亭玉立的仙女在潭中翩翩起舞,因此得名仙女潭。和在碧玉潭不同,如果说在碧玉潭的大石头上能感受到潭水那一阵阵飘飘洒洒细如沙粒打在脸上的那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那么在仙女潭只能和瀑布远距离接触了。导游给我们看了仙女潭瀑布的照片,照片上的这位“仙女”的中心,有一块露出来的大石头,大石头把飘落下来的瀑布分到了两边。这位“仙女”的上方是由两条泉水相汇而成,从下面看就象是“仙女”扎的两条辫子。见识了仙女潭的飘逸与秀丽,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发生地——黄洋界哨口。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标志,海拔1300多米,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扼守井冈山的五大哨口之一,它坐落在江西宁冈的南面,茨坪的北面,山下登此哨口仅两条小道,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现今,黄洋界哨口还保留了当年红军的工事、营房。站立在黄洋界哨口当年的工事前,七十六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一幕腥风血雨的激战,仿佛映入眼帘。正是在这里,红军以不足一营的兵力击第2页共4页溃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军事根据地。毛泽东闻讯后,欣然吟写了《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