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发言稿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发言稿篇1转型期中国,最需要的是共识的凝聚、精神的引领。穿越历史的三峡,靠什么蓄积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又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神州百年,沧海横流。如果说有什么理想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正因如此,党的报告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我们国家的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时光的年轮,铭刻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面对瓜剖豆析的悲惨命运、山河破碎的惨痛经历,无数仁人志士为强国梦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一条悲怆激昂的主线。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在岁月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源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人,理应自觉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汲取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大河没水小河干,朴素的道理告诉人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正因此,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标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处于前所未有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尤其离不开这一理想信念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守望共同精神家园。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推进改革,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向导航,深化改革的价值共识第1页共5页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才能够凝聚,改什么怎么改的国家意志才能够明确。行百里者半九十,离梦想越接近,可能遭遇的挑战越艰巨,前行的脚步也须更坚定。我们必须清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将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不会一帆风顺,更难一蹴而就。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强国梦想融于个人奋斗,中国必将以强国之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发言稿篇2国家富强,人民安乐,这是国人的追梦,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关键是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圆梦。笔者认为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这条路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和检验了的一条富强之路。党的把富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范畴,是历史的抉择,是社会的共识、人民的共识,谁也否定不了,谁也不能否定。纵览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近代百年是屈辱的百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百年,是中国的志士仁人求索救国救民之路的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算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等,据查就有1182个。这1182个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血腥记录,是清朝反动政府卖国投降的历史见证。正是国外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使得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谋求强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失败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发起戊戌变法,由于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也失败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也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胁迫,同样惨遭失败的命运。近代探索救国救民的尝试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第2页共5页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历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