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在三相四线制平衡负载星形连接电路中,流过中性线的电流(D)。A.大于相电流;B.大于线电流;C.等于相电流;D.等于0。2.对于电压互感器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A.接地线必须装熔断器;B.接地线不准装熔断器;C.二次绕组应装熔断器;D.电压互感器不需要校验热稳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验算热稳定的短路计算时间为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开断时间之和;B.验算热稳定的短路计算时间为继电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固有的分闸时间之和;C.电气的开断计算时间应为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固有的分闸时间之和;D.电气的开断计算时间应为主保护动作时间与断路器全开断时间之和。4.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系统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是为了(C)。A.增大系统零序阻抗;B.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性;C.补偿接地短路电流;D.增大电源的功率因数。5.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架空输电线路不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方式的原因之一是(C)。A.设备绝缘水平低;B.雷电过电压幅值低;C.系统短路电流小;D.设备造价低。6.避雷器保护变压器时,规定避雷器距变压器的最大电气距离其原因是(D)。A.防止避雷器对变压器反击;B增大配合系数;C.减小雷电绕击概率;D.满足避雷器残压与变压器的绝缘配合7.发电机接入10kV网络,变压器一次侧接发电机,二次侧接110kV线路,发电机和变压器额定电压分别为(A)。A.10.5kV,10.5/121kV;B.10.5kV,10.5/110kV;C.10kV,10/110KV;D.10.5kV,10/121kV。8.降低网络损耗的主要措施之一是(D)。A.增加线路中传输的无功功率;B.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有功功率;C.增加线路中传输的有功功率;D.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功率。9.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取决于(A)。A.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平衡;B.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平衡;C.发电机的调速器;D.系统中的无功补偿。10.为抑制空载输电线路末端电压升高,常在线路末端(B)。A.并联电容器;B.并联电抗器;C.串联电容器;D.串联电抗器。11.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在运行时(A)。A.允许短路不允许开路;B.允许开路不允许短路;C.不允许开路也不允许短路;D.允许开路也允许短路。12.内桥形式的主接线适用于(D)。A.出线线路较短,主变压器操作较少的电厂;B.出线线路较长,主变压器操作较多的电厂;C.出线线路较短,主变压器操作较多的电厂;D.出线线路较长,主变压器操作较少的电厂。13.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不采取全线架设避雷线措施的原因是(D)。A.感应雷过电压超过线路耐雷水平;B.线路杆塔档距小;C.线路短;D.线路输送容量小。14.线路上装设并联电抗器的作用是(A)。A.降低线路末端过电压;B.改善无功功率;C.提高稳定性;D.提高线路功率因数。15.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是(C)。A.电压.频率;B.电压.频率.网损率;C.电压.波形.频率;D.电压.频率.不平衡度。16.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A)。A.发电机;B.变压器;C.调相机;D.电容器。17.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接线通常采用(D)。A.双母线接线形式;B.单母线带旁路接线形式;C.一个半断路器接线;D.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18.威胁变压器绕组匝间绝缘的主要因素是(D)。A.长期工作电压;B.暂态过电压幅值;C.工频过电压;D.过电压陡度。19.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C)。A.在优质前提下,保证安全,力求经济;B.在经济前提下,保证安全,力求经济;C.在安全前提下,保证质量,力求经济;D.在降低网损前提下,保证一类用户供电。20.在架空线路中,一般用电阻反应输电线路的热效应,用电容反应输电线路的(A)。A.电场效应;B.磁场效益;C.电晕现象;D.泄漏现象。21.在中性点绝缘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C)。A.保持不变;B.升高√2倍;C.升高√3倍;D.为零。22.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波反射是因为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A)A.波阻抗的变化;B.波速的变化;C.传播距离;D.传播媒质的变化。23.避雷器额定电压是根据下列哪项电压值决定的?(B)A.预期的操作过电压幅值;B.系统标称电压;C.预期的雷击过电压幅值;D.预期的工频过电压。24.我国35kV及容性电流大的电力系统中性点常采用(C)。A.直接接地;B.不接地;C.经消弧线圈接地;D.经小电阻接地。25.绝缘与污秽闪络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