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丰台进修发言(一)VIP免费

丰台进修发言(一)_第1页
1/5
丰台进修发言(一)_第2页
2/5
丰台进修发言(一)_第3页
3/5
丰台进修发言稿(一)丰台进修发言稿一、多读死人书戴建华老师《与青年教师谈读书》文稿中提到:"我们是当老师的。现在的老师,简单分类可以分为读书的老师,和不怎么读书甚至不读书的老师。读书的老师教学生读书或影响学生读书,不读书的老师只好教着哄着甚至逼着学生做练习。积三十年的经验,我深知做练习当然有用,可是也有限。只做练习可能一时在分数上能奏效,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太美妙。"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好的教师必须读书。问题的症结之一是读什么书。笔者以为,"糊涂"的林损先生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民国著名的"鸡肋教授"林损以怪脾气名于世。相传有一次,他跑到中国大学"唐诗"的课堂上大讲陶渊明,为此烙下文不对题的名声。有人也说过,他是不服沈尹默讲陶诗,所以有意为之的。也因此,我一度认为与其说林损的脾气怪,宁毋说他糊涂。可是,据《吴宓日记》记载,1925年,吴宓在与他交谈之后,大发感慨,"甚佩其人。此真通人,识解精博,与生平所信服之理,多相启发印证。"如此糊涂之人,何以让吴先生膺服有加,我不解,但因走疏懒一路,也便任他"三径就荒"。只是偶尔重读《红楼》之黛玉教香菱学诗一回,又勾起我的旧梦。香菱要学近体诗,近体诗到唐代可谓登峰造极,论理学诗自当师法盛唐。可黛玉除了让香菱读王维、杜甫、李白三人的近体诗,还让她看了陶渊明等人的诗。那么,唐之格律诗和陶之古诗又有着怎样的渊源。搜索枯肠,仍然不解。于是便求助旧书,发现有唐一代继承陶诗传统的,又岂止这三家。杜甫说过:"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别裁伪体",强调创造;"转益多师",重在继承。要创造须先继承,继承自然要师法古人。读唐诗可作如是观,新时期的语文学习首先也要"信而好古"。明乎此,我们就不必笑林先生的糊涂了,甚至我们还要敬佩林先生的糊涂呢。戴老师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要想了解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可以读今人写的书;而要想习得一些真知灼见,我们应该多看看古人写的书。质言之,我们应该多读死人书。二、如何读--置身历史画卷中有段时日,读书毫无建树,第1页共5页不免让深感枯竭之痛。每览先贤之力作,拍案称奇之余,未尝不生惭愧之感。一日,和王老(王俊鸣先生)、戴老师闲聊,谈起中华书局出版的刘永济先生的一套书,戴老师便跟我讲起了有关刘宏度(刘宏度即是刘永济,戴先生习惯尊称其字)先生的一个掌故:刘先生的朋友(程千帆先生)和刘先生聊天,发现刘先生对《庄子》的一书的解读,其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有些卓越的见解抑或在古人之上。这让刘先生的朋友甚为不解,因为刘先生的学术著作以及他的诗词中竟然毫无"庄意"。而刘先生的解释也耐人寻味,他说,读书是自己的事,自己高兴就足够了,何必让更多的人知道呢。是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孔夫子话中的深意,读书是读书人一辈子的事,本来就不可以用功利眼光去比量之。爱书的人拿起书来的那一刻的喜悦,本来就是可以胜却一切的。平心而论,如何读书。我自知没有什么资格谈论。我读的书实在太少,而且也的确没有什么高深的识见。在这里,我只是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这份由读书而来的喜悦。可能是性情使然吧,我更偏爱《世说新语》这类文字,入睡之前,置于枕边,还时常发一些思古之幽情。再比如《史记》记事后边的"太史公曰"文字,内容精粹,气韵富有诗意,读了会感到与作者很接近,受到的感染也很深刻。比如,《伯夷叔齐列传》的太史公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这一段写的是天地不仁,道德高尚的人,偏偏免于类名湮灭,与草木同腐,这是在为伯夷叔齐鸣不平,同时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可是,倘或对司马迁不了解,那么读如此有灵性的文字,可能也就味同嚼蜡了。有些时候,了解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要有一点训诂的常识。以《离骚》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丰台进修发言(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