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流域示范区工作方法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XX县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总面积2756km,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72km。历史上,这里曾是气候温和、湿润,林丰草茂,百鸟啁啾,流水潺潺,人们逐水而居的好地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曾经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的自然景象遭到了严重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土地贫瘠、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存环境已不复存在。为了加快区内生态建设,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XX县区自2003年开始,先后开展了农发一期“马什好”项目、农发二期开城项目2个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农发“马什好”项目区3年共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8.4kmz,其中兴修水平梯田2486.67hm,造林2133.33hm(乔木林780hm。,灌木林1033.33hm,经济林320hm),人工种草933.33hm,封禁治理2860hm,保土耕作4426.67hm,修建治沟骨干工程4座,谷坊、土圆井等小型水保工程297座(眼),修建乡村道路83km;农发开城项目区3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6.87km,其中兴修水平梯田1553.33hm,营造乔木林480hm、灌木林613.33hm、经济林100hm,人工种草480hm,封禁治理245.33hm,实施保土耕作860hm、特色种植160hm,新修田间道路33km、小型水保工程84座。经过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已初步形成,水土流失得以有效控制。治理期末,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年拦蓄径流438.74万m,占总径流量的23.4%;拦泥50.8l万t,占侵蚀总量的54.1%,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200t/(kmX8226;a)减少到2500t/(km。X8226;a)。随着治理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粮食产量逐步增加。治理期末的2005年,粮食单产达到1618.5kg/hm,年粮食总产量达1837.7万,人均占有粮食达到447.4kg,新增基本农田增产324.8万kg,占粮食总产量的17.7%;各业总产值7686万元,比治理前增长了1.5倍,年人均纯收入1214元,比治理前增长了1.3倍。治第1页共5页理程度和水保措施防护功能的提高,使区内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占到总种植面积的40%,产值比治理前增长了l5%,群众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治理期末,项目区贫困户由治理前占总户数的15%下降到2.5%,有97.5%的农户解决了温饱;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1%提高到31.2%,生态环境开始走向良性循环。2主要做法2.1加强领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XX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发“马什好”项目和农发开城项目建设,把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确立为农村重点建设工程。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项目建设,按照自治区水利厅水保局在固原市召开的关于项目启动的会议精神,XX县区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由财政、发改、水利、林业、农牧、科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在项目建设所在的乡(镇)召开了由实施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参加的项目启动动员大会,部署了项目建设计划、方案、步骤和任务。项目启动会议之后,及时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村为单位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工作。项目建设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了对农业、林业、科技、水利等有关部门的协调,按照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领导深入项目区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了“政府导演,水保搭台,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部门协作机制。2.2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结合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专题报道、典型图片展览、树立宣传牌、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在项目区设立大型宣传门龙1处,制作展板5块集中宣传2次,设宣传橱窗2个、公示栏2个,印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同时,利用有线电视报道2次、《固原日报》报道1次。由于宣传到位,一方面助推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不同阶层的人切实认识到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项第2页共5页目jin利实施铺平了道路。2.3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