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国学概论-曹锦清2010年6月18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今天由我来讲国学概论,这个课我原来在复旦讲过是一天课程,现在只给我一个半小时,还有半个小时互动,我只能讲重点,以后有机会再来详细讲讲国学。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国学?二、国学在近代的衰落。三、为什么现代要读点国学。一、什么是国学?国学等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之总称。但是“国学”词出现在中国近代,大概1905年前后,这一年晚清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后来影响至深至远。1905年前后产生了国学和这个相关的“国故”和这个相关叫“国粹”。反传统的人因为你叫“国粹”他就叫“国渣”。20年代以后采用了比较中性的词叫做“国故”,后来这个词渐渐流传下来了改革“国学”,“国学”概念出现得很晚。用“国学”这个词指称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国学”一定有另外一个词有关“西学”是近代西学东鉴以后,还有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想要要西学想与国学抗衡。在1905年之前称传统文化还有另外两个概念:把中国称为“中学”和“西学”相对应。在著名张之洞的《劝学篇》里面,在戊戌变法前夕张之洞写了一本小说是献给光绪帝的,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同一本书里面讲“中学”也叫做“旧学”、“西学”也叫“新学”这些概念当时采用。在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旧学”也不是坏的意思,也就是在戊戌变法前后新旧两个概念赋予了全然不同的意义,从此以后新的意味着好的进步的,旧的意味着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要不得的,这是在这以后附加的含义,在这以前旧一般来讲认为是好的,有价值的,越旧越好,旧到什么程度呢?就到三皇五帝那个时候最好的,尧舜禹最好。1898年进化论已经进来了,进化论里面旧的一般来讲是低级的,新的是高级的。中国关于国学分类有三种,最简单的分类就是我们把国学叫做“三教”,儒教、佛教、道教,这三教在魏晋以后形成这个说法,隋唐宋基本上形成三教的说法,儒教,佛教和道教。这里讲一下关于儒家方面的典籍,儒教只要看《四书》就可以了,佛教典籍非常浩瀚只要看三本可以了《心经》280个字,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唐玄奘翻译的《金刚经》中国的著作被称为经的只有一个,慧能《六祖坛经》,只要把这三本经书反复看慢慢揣摩就可以了。东汉以后道教和先秦道家两个有联系非常不同的概念,道教主要看看《老子》5千言,81章,《庄子》比较复杂一些。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叫做九派九流,(三教九流什么时候变成贬义词很多人回答不出来,原来意思杂多的意思,什么都有的意思,原来本意是学术分类的概念,就像“王八”这个字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骂人话了,龙王的第八子叫王八子。)九流因为先秦过了以后就是秦然后进入汉,汉初知识份子想大量总结概括先秦的所有学问,有六家之说。司马迁的父亲叫做司马旦,把先秦学问概括为六大度类,更多概括是“九家”或者叫“九派”“九流”,最早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道家、杂家、纵横家。这是原来汉初关于先秦的一个分类。晋以后,到了唐宋元明清又有分类下来了,清朝鼎盛时期的乾隆花了很大的精力,召集了全国顶级的知识分子搞《四库全书》,从晋以后开始,到了唐就稳定下来了。下面介绍一下四部分类,经、史、子、集。中国传统关于知识分类系统按照价值的高低进行分类的,1954前后诋毁传统文化,认为传统的尤其儒家文化对积贫积弱要负全部责任。发动反传统的运动,西学就大量向中国输送,接受了西学,西学分类跟我们不一样的。西学分类按照西方的science词的本意进行分类的,所以最科学的就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当中二级分类,在二级分类里面再三级分类,所以现在大学学科里面越分越细了。二级分类当中一般来讲西方认为最科学的就是物理学也就是精密科学,符合科学的一定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属于经验的,实验是可以重复的。这些经验的东西可以用数学来处理的,可以表达方程的,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科学,自然科学当中大部分能够满足条件,物理学,天文学,化学。所以自然科学里面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