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第六章 经典文化阅读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第六章 经典文化阅读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_第1页
1/6
高考语文第六章 经典文化阅读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_第2页
2/6
高考语文第六章 经典文化阅读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_第3页
3/6
限时精练(一)(用时:30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6分)材料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材料二: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尚书·舜典》)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能做到约束自己回归到礼,那就达到了“________”;材料二中尧帝去世,舜与百姓一起为之守丧,像对待________(用材料中的词语)一样对待尧。(2分)2.孔子坚持“三年之丧”,宰我认为“一年之丧”就够了,你怎么看?(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6分)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3.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2分)答:4.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孔子的仁爱观。(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6分)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墨子·公孟》)5.上述两段文字都从____________(填成语)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分)6.荀子与墨子的观点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4分)答: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6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孔孟“为学”的基本思想。(2分)答:8.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对孔孟“为学”思想的看法。(4分)答: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6分)(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3)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9.根据材料(1),颜回的为人可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概括。(2分)10.“仁者”为什么“不忧”?综合三则材料作简要分析。(4分)答:答案精析1.仁考妣2.(示例一)“三年之丧”必须要坚持。因为父母去世,君子守丧三年,这是应遵守的礼节。君子守丧时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他们心里只有逝去的父母,心里很悲痛;君子守丧三年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子女生下来的最初三年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的。把守丧三年作为一种礼节在社会上推广能够教化人民。因此,孔子讲仁爱,守礼节,是地道的君子行为。(示例二)“一年之丧”也可以。父母去世,君子能守丧三年固然好,但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将三年丧期变为一年,也未尝不可。因为如果君子三年不习礼仪,那么礼仪一定会废弃掉;如果君子三年不奏音乐,那么音乐一定会失传。这对君子自身的修养是有影响的,也是死去的父母不愿意看到的。况且对于父母的去世是不是悲痛,也不是完全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来体现的,仪式并不是那么重要。因此,君子守礼节,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参考译文材料一:宰我问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第六章 经典文化阅读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