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单诗精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注]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注路:辛苦劳碌。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小人”?答: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答:1.文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中的“若人”指谁?答:2.根据孔子与南宫适的对话,概括出孔子的政治主张。答: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材料二: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1.材料一中,“辟人之士”是指__________的人,“辟世之士”是指_____________的人。2.同为儒家圣人,孔孟二人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答: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耰而不辍:________________(2)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_2.孔子对桀溺的言论失望的原因是什么?答: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①于鸡豚;伐冰之家②,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注①察:料理。②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的用冰者。1.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君子的一个重要特质。答:2.如何理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试作简要分析。答:1.君子之风主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2.通过上面的材料,你认为孔子是如何看待富贵的?答: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①,小车无②,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论语·子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注①(ní):牛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②(yuè):马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③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1.孔子认为士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其后两个层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则材料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儒家“信”的理解。答: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宗族称孝焉:____________(2)乡党称弟焉:______________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三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答案精析一、第一组1.①樊迟问的是种稻种菜的事;②种稻种菜是“小人”(农民、农耕者)所从事的。2.①儒家是敬重(重视)稼穑(农业)的,对生产劳动的态度都是积极而又肯定的;②儒家强调社会分工不同,应各司其职;③“小人”从事“稼穑”,“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