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处理新方法作者:屈昊辅导老师:刘丹军项目摘要:如今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在2008年颁布的《限塑令》中已经明令禁止,通过对城市中在校学生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情况进行调查,在数据处理和分析后了解了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现状。利用课外调查了解了对于这些垃圾的处理方式,我们提出了几个方案并对其进行实践调查与分析,并得到了几种方法中比较合理与环保的方法,生物催化剂帮助生物降解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方案。关键词:变废为宝、塑料袋、一次性、筷子、资源一、课题背景: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当今社会塑料袋仍旧有使用价值,还有一次性筷子问题也暂时无法停止使用。但是随即带来的环境和处理问题变得尤为重要。随处可见的塑料袋意味着白色污染处处可见,木材资源的浪费也很可怕,传统的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对塑料袋的处理,能不能找出一种可靠安全环保的新型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二、问题提出:1.既然不能自然降解塑料,为何不能借助其他非自然方法降解塑料呢?2.生物中学到的酶的高效能不能用来加快反应呢?3.塑料中含C.H.等元素,能不能提取其中的有机物,将其变成燃料或其他有用的物质呢?三、研究目的:找出废弃塑料袋的最好降解方法或让废弃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变废为宝。四、研究流程:1.对中学生使用塑料袋和一次应筷子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2.分析塑料的化学元素组成3,查资料了解传统处理方法,4,寻求最佳处理方法。五、具体实施方案一)、了解塑料组成及微生物降解塑料的意义塑料袋聚乙烯,简称PE。是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乙烯是世界上公认的接触食品最佳材料。无毒、无味、无臭,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聚乙烯薄膜,轻盈透明,具有防潮、抗氧、耐酸、耐碱、气密性一般,热封性优异等性能。素有“塑料之花”的美称。是塑料包装印刷用量最多、最重要的材料。PVC--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简称PVC,分子式为(CH2—CH2CL)n,是乙烯基聚合物中最主要的一类,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在国内的产量在塑料中则居首位。在印刷行业中,经常用聚氯乙烯彩色压延薄膜和透明上光薄膜制作书刊、文件夹、票证等封皮的包装装潢。收缩薄膜。收缩薄膜,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被拉伸定向,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热空气处理或红外线照射便会收缩的热塑性塑料薄膜。热处理后,薄膜就紧裹在被包装物上,收缩力在冷却阶段达到最大值,并能长期保存.因为聚氯乙烯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很难自己断键(化学键)降解。生物分解塑料特点:(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物分解,不增加环境负荷,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普通塑料如常用的聚乙烯(如塑料袋)、聚丙烯(如塑料餐具)、聚酯(如饮料瓶)等不能生物降解,在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即卫生填埋条件下,普通塑料将存在上百年以上。而改传统的处理塑料袋方法为微生物降解和转化为燃料资源在堆肥条件下几周内就可以完全分解,回归自然。(2)大部分生物分解塑料来源于以阳光和二氧化碳为能源和碳源的可再生资源,如淀粉和纤维素等,通过生物技术将淀粉和纤维素转化成的聚合物。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生物催化的过程,不造成环境污染;生产出来的聚合物又可以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完全降解。相对于普通塑料,生物塑料可降低30%—50%石油资源的消耗,减少我们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和水(植物光合作用将其变成淀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京都协议”执行,是“绿色奥运”理念的完美体现。(3)生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