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向阳制药厂固体制剂车间改扩建及GMP认证技术改造项目1.总论1.1项目概况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1.4项目提出的背景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2.承办企业概况3.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3.1市场分析3.2本项目产品优势分析3.3建设规模4.建设条件4.1原材料、辅料用量及来源4.2公用动力设施4.3土建工程及总图、运输5.工艺技术方案5.1工艺设计原则5.2产品方案及工作制度5.3生产工艺流程5.4工艺平面布置5.5设备选型5.6质量保证体系6.环境保护6.1编制依据6.2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7.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7.1编制依据7.2职业安全7.3工业卫生8.室内外消防安全8.1编制依据8.2消防措施9.节能9.1编制依据9.2节能措施10.节水l0.1编制依据l0.2节水措施ll.组织机构11.1向阳制药厂组织机构11.2劳动定员11.3人员培训1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投资估算13.2资金筹措13.3资金运用计划14.财务效益分析14.1基础数据14.2产品成本估算14.3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分配14.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4.5清偿能力分析14.6财务不确定分析14.7财务评价结论附表1-11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北京向阳制药厂固体制剂车间改扩建及GMP认证技术改造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北京向阳制药厂法人代表:张启东厂长项目负责人:王军办公室主任1.1.3建设地点: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工业开发区――北京向阳制药厂内1.1.4建设内容北京向阳制药厂在企业现有生产基础上,依据其技术力量和产品优势,按照GMP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建成高水平的固体药制剂生产车间,以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建设内容有:1.1.4.1为通过口服固体制剂车间GMP认证,对全厂及固体制剂车间进行必要的软、硬件改造。――改造固体制剂净化生产车间、质检中心及成品库房共1084平方米;新建原辅材料库房约700平方米――进行厂区的外环境治理;并对全厂供电、供水等综合管网进行配套改造――按照GMP要求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及企业管理体系1.1.4.2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扩大固体制剂生产能力。――新增关键生产设备84台(套)――新增检测分析仪器4台(套)――更新制剂生产所需纯化水系统改造后,固体药制剂生产能力如下:片剂:5亿片/年(其中新增产量:6500万片/年)胶囊:1亿粒/年(其中新增产量:3000万粒/年)颗粒剂:2亿袋/年(其中新增产量:2000万袋/年)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2.1《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1.2.2《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1.2.3北京市顺义区经济委员会顺经字(2000)第46号文《关于北京向阳制药厂固体制剂车间改扩建及GMP认证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的批复》1.2.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2.5北京向阳制药厂提供的项目有关资料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根据北京向阳制药厂现有产品及生产状况,结合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方案,分析国内药品市场的整体需求和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前景,拟定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生产规模;通过对现有生产设施、原辅材料供应、动力及公用设施等建设条件进行论证,制定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及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节水、节能等措施;编制项目的实施计划;确定相应的投资构成,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并进行财务测算和效益分析及不确定分析,以从整体上分析项目的可行性。1.4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药品的整体需求量较大,增长速度较快,统计资料表明,l993年—1997年,以货币计算的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年均递增达16%。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健康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对药品的需求将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状况却与此发展势头不相适应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新药开发滞后等问题,尤其是制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普遍较低。在此情况下,国外一些大型制药公司乘虚而入,纷纷来我国投资建厂或将其产品直接打入我国。另外,加入WTO将对我国药品行业形成的较大冲击,致使我国制药行业迫切需要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