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学生心理发展以及规律等1.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泛化。3.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4.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5.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6.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自我实现需要。7.“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应急。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特点。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情叫原型。11.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12.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1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14.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15.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自然适度。16.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17.活动方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执行方面能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的阶段是操作熟练。18.出乎意料的夸张场景下嗦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19.人们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20.一般地,教学中的感知可以区分为直接感知、间接感知。2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22.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23.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24.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25.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26.人的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27.有两个学生,他们各自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的成绩预期是:甲生80分,乙生100分。结果,两人都考了85分,甲乙二生的心理挫折,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生的挫折心理小于乙生。28.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原型内化。29.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是随练习次数而提高。30.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遗传素质。3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32.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权。33.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3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3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3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3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3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39.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循序渐进。40.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4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4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43.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即高中阶段。44.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45.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46.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岁。47.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48.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4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50.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