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题目名称数控技术实训专业班级20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数控技术实训任务书14机制本专业第三组学生姓名:专业班级:14机制本指导教师:一、实训课题:数控技术实训二、实训工作日:自2017年12月11日至2017年12月24日三、实训进行地点:CAD/CAMJD205/206、金工实习工厂仿真及上机床实训实验时间安排由指导教师通知。四、实训任务要求:为了使同学们具备编制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选择工艺参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具备操纵、调试数控机床的能力;实训要求如下:1.必须独立完成实训,先进行程序编制工作,然后在数控仿真计算机实验室上机模拟每位学生所编程序必须在微机上调试通过,然后进行加工实践;2.实训完成后每人上交一份总结报告。必须包含1)计算机绘制图纸,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毛坯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附:数控加工工序卡和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计算走刀轨迹的基点坐标值(附:轨迹基点的坐标计算值列表)(2)选择刀具,计算确定切削用量(附:数控加工刀具卡)3)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4)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单(6)附打印的模拟结果(7)实训心得等内容;3.每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各一题,设计任务技术图纸如A、B;4.实训的时间为2周,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做到秩序井然、按时完成任务;5.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必须重做。五、课程设计题图:A课题:如图所示螺纹特形轴,生产纲领为小批量,毛坯为φ40mm×100mm棒材,材料为45号钢。数控车削前毛坯已粗车端面、钻好中心孔。外圆车刀粗精加工外圆,切槽刀切槽,外圆螺纹车刀加工螺纹,螺距2mm。(先做工艺,编程,仿真然后上机床操作)B课题:毛坯为100㎜×100㎜×40㎜板材,生产纲领为小批量,要求加工出如图所示的轮廓及φ6㎜的孔。工件材料为40Gr,正火:HB129-229。4㎜的厚度需分两层铣削,即每层铣削厚度为2㎜,轮廓铣削刀具使用φ12端铣刀,加工孔用φ6㎜的钻头。(本题目需采用自动编程,生成程序后导入数控仿真软件中仿真,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再使用手工编程)数控技术实训摘要:生产实习是我们自动化专业教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1周,但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没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这次实习在于通过对数控技术和加工的亲身实习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能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生产实习不仅可以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还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经验只有参与了生产实习才能学到和体会到。这些经验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关键字:数控技术,实习,基础目录一实训前的准备工作.................................................-2-1实习目的与要求.................................................-2-2安全文明常识...................................................-2-3数控加工特点...................................................-3-4机床保养常识...................................................-3-4.1维护保养的有关知识........................................-3-4.2设备的日常维护............................................-4-二车削实训.........................................................-5-1实训目的.......................................................-5-2零件工艺分析,毛坯及零件基准的确定.............................-5-2.1零件工艺分析..............................................-5-2.2毛坯的确定................................................-5-2.3零件基准的确定............................................-6-3零件的工艺方案、切削用量及加工.................................-6-3.1零件的工艺方案............................................-6-3.2确定零件的切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