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研讨发言稿常怀律己之心永葆政治本色。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严以律己研讨发言稿供大家参阅。“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从聆听党课到支部讨论,从集体交流再到个人感悟,让我由浅入深把握了“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尤其经过前两期的专题研讨,我体会颇深,税收新常态建设下我们如何修身养性。怎样秉公用权。何以谋事创业。我想,严以律己是基础,更是关键所在。下面我将以《常怀律己之心永葆政治本色》为题作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这一深度概括,为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改进作风提供了行为准则,提醒我们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才能恪守法纪底线。“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身为国家税务干部,能否严以律己,影响着税收发展大局,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摆正位置,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醒、自励,让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提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才能担当起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重任。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然而,在反腐高压下触电落网的“老虎苍蝇”却数不胜数,究其根本,不过是清廉者以“严”字自律,腐败者以“贪”字利己。“木自腐而后虫生”,那些滑入歧途的领导干部,无一不是从放松自我要求,放纵个人欲望开始的。身为财务管理干部,更要引以为戒,长鸣警钟,在政治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运用好手中权力,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抵挡歪风邪气,弘扬清廉之风,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自我约束,心悬“律己之剑”自古以来,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便是一条红线,作为政治文明的精髓贯穿始终。明代思想家薛瑄把“廉者”分为三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身为一名国税干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树信第1页共3页念、守清廉,时刻保持“畏法律、保禄位”的人生觉醒,不断提升“尚名节”的精神追求,最终达到“见理明”的崇高境界。律己,旨在自律,重在自觉。常照镜子,理正衣冠,勤治小病,不该讲的话不讲,不该伸的手不伸,不该做的事不做,洁身自好,做到行得正、走得端。有的同志认为“律己”二字说来容易践行难,说到底,是党性修养不够,要做到“严以律己”,必须增强党性自觉和纪律自觉,真正做到“慎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严格按照党性原则为人做事。这就要求我们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纪律,行动上讲规矩,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习总书记再三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锻造出过硬的个人素质,才能率先垂范,圆满实现“带好队,收好税”的工作目标。二、严守党纪国法,敢于“画地为牢”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领导干部在严以律己上要敢于“画地为牢”,对法律和规则心存敬畏。以自律为“牢”,时刻谨记用“三严三实”的标准来要求和提醒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近自己该近的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当好人民公仆。自觉做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不图私利。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永恒不变的主题,要随时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纳税人的口碑检验我们的业绩。以他律为“牢”。严以律己,自律必不可少,他律也不可或缺。在强化党员干部自律意识的同时,要不断筑牢法治防线,扎紧制度的“篱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要习惯于在法律约束下作决策,在制度笼子里办事情,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公开透明地履行职责。尤应注重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用“自律”统帅“他律”,把“他律”变为“自律”,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三、防备细枝末节,贵在“防微杜渐”小节不保,大节难守。领导干部如何严以律己,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形形色色的考验面前,能够谨小慎微,把小事第2页共3页做细、从点滴抓起,任何时候都必须稳得住心神、把得住操守、管得住小节。在工作上勿用“小聪明”。身为税务干部,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往来直接涉及和影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