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9月7日全县蚕桑发展动员大会上的发言实现蚕桑翻两番建设和谐新农村中池乡党委中池乡人民政府我们中池乡辖16个行政村,3344户,11774人,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1950元。现有桑园面积7500亩,有90%的农户兴桑养蚕,全乡今年养蚕发种8100张。蚕桑收入人均650元,农民收入中的三分之一来自蚕桑。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提出了我县今后五年在发种量、产茧量、蚕农收入、工业产值四个方面翻两番,把我县建成名符其实的西北蚕桑第一大县的奋斗目标,实现蚕桑产业突破性发展。今天又在这里专门召开全县蚕桑发展动员大会,再一次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以后一个时期的蚕桑工作,吹响了蚕桑大战的冲锋号。连续两次会议,从广泛请求意见,科学慎重地确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到搞好思想发动,周密细致,着眼长远和全局全面安排部署蚕桑发展各项工作,无不闪耀着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的聪明睿智和智慧结晶,充分展示了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抓住石泉特色,发挥自身优势,走“一县一业”经济发展路子,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作风和坚强的执政能力。也充分证明了县上抓住东桑西移等各方面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狠抓蚕桑产业不放松的胆略、胆识、决心和信心。我们中池乡作为以蚕桑立乡的蚕桑基地乡镇,全乡上下,干部群众和其他地方一样,人人信心十足,个个磨拳擦掌,坚决响XX县区委、县政府的号召,统一思想,理清思路,锁定目标,强化措施,勇于夺取蚕桑发展这场战役的新胜利,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构筑文明美好新家园。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新建、改良和加密,使桑园面积达到2万亩,年养蚕3.5万张,产茧250万斤,兴办与蚕桑相关的龙头企业15个,蚕桑产业生产总值过半亿,人均蚕桑收入3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七成以上。我们将采取以下八项措施,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1、搞好思想发动。采取召开会议、走访座谈、谈心交流、第1页共10页宣讲大好发展形势,讲解激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园等办法。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把乡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的思想统一起来,这是蚕桑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二是把村组党员干部的思想发动起来。他们既是产业发展的组织发动者,又是兴桑养蚕户。他们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的思想发动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把蚕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蚕桑发展蚕农是主体、是主力军。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努力在组织领导层,坚决克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想到了却没做到的现象,牢固树立蚕桑富民、蚕桑立乡、蚕桑强乡的思想,在全乡上下迅速掀起“满山遍野栽桑,家家户户养蚕”的蚕桑发展新高潮。2、抓好栽桑建园。桑园建设主要通过新建优质丰产密植桑园、加密和改良老桑园来提高桑园产叶量。同时对不宜栽桑的泡桐田,在四边田坎边栽植,作为基地建设的有益补充。计划今年新建2500以上,以后四年每年建园2000左右。3、推广先进技术。一是推行多批次养蚕和小蚕共育新技术。通过小蚕共育,分段养殖,细化社会分工,提高发种量,遏制蚕病的发生。二是建设专用简易蚕室,改变人蚕混居的现象。三是全面使用方格簇,建设消毒池,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四是逐步普及省力化养蚕台,减轻蚕农劳动强度。4、坚持抓点示范。一是确定任务示范点。今年,按照县上的要求,我们乡领导班子成员,除了乡上确定的30亩任务,每人还有100亩的栽桑建园示范点任务,村干部除了抓好全村面上的工作,每人也有10亩的示范点任务,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大户和新技术推广任务。二是发展部局有重点。今年栽桑建园2500亩的任务,我们确定沿迎池公路中池段的东沙河、民主、裕民、中心、茨坪、青泥涧等村,规划面积1500亩,占三分之二。小蚕共育、专用蚕室、省力化养蚕台等也把这些村作为重点,但其他边远村也没有留空白。以此辐射示范,确保整体发展。三是在发展中树立典型。在蚕桑产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级干部和养蚕大户,不但在物质上予以重奖,还要给予他们巨大的政治荣誉和精神支持。推选先进、党代表、人民第2页共10页代表、项目资金支持,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向他们倾斜。用我们自己本乡本土涌现出来的典型其现身说法,影响一片,带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