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人代会议上的发言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一、年工作回顾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中共余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挑战,坚定信心、合力攻坚,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协调发展。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9%;实际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6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39亿元,分别增长3.4%和17.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5亿元,增长16.2%;实现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54.5亿元,增长2.8%;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6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31元,分别增长7%和11.2%;城镇登记失业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0.8‰。我市光荣入选首届十大(县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一)推动经济平稳增长。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以“企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深化服务举措,千方百计增信心、战危机、保增长。组织开展“进村入企送服务”活动,全年共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218个,难题破解率达90.8%。全面落实轻税减费政策,提前兑现各项政策扶持资金,全年共为企业减免各项税费、拨付各项财政扶持资金12.1亿元。加强企业融资服务保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金融保障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开通网上融资平台,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用,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至年末,全市金融系统贷第1页共20页款余额达679.7亿元,比年初增加205亿元,各类担保机构为企业贷款担保总额达7.8亿元。组织开展土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扎实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加大土地指标向上争取力度,全年共盘活存量土地1500亩,争取土地统筹指标4215亩。深入实施“项目推进年”活动,不断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领导联系、联席会议、指标考核等制度,科学制定“报批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分类目标,全力推进重大项目会战攻坚。全市工业投资、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房产投资分别增长6.4%、13.9%和25.7%;63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7.6亿元,增长95.5%。(二)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万元亩值”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出台《茶产业提升规划》和扶持政策,完善农机、农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合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收入60.7亿元,增长4.1%,新增宁波级农业产业化基地3个、农业龙头企业11家,“余榨菜”成功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第五位,我市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按照“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块状产业集群化”的要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制定实施消防器材、不锈钢等块状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传统产业存量提升和高新产业规模扩张,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大功率led光源模组等一批高新项目投入生产,云环“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我市被授予“中国家电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宁波余塑料模具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6.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6亿元;全年实施宁波级以上科技项目94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增宁波级以上名牌产品32个、宁波级以上商标及商号品牌16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31项,专利授权2471件,专利工作受到XX市政府表彰。切实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平台建设,余工业园区、滨海产业园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模具城二期开发建设基本完成,科创大厦动工第2页共20页建设。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和区域的整治,节能减排取得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