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测试A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进行减数分裂是()A.在受精卵分裂时B.原始生殖细胞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C.体细胞到分化成原始生殖细胞时D.成熟生殖细胞分裂时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四分体阶段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减数第二次分裂D.着丝点分裂3.下面叙述所描写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为()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都与体细胞保持一致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5.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④精子⑤精原细胞⑥受精卵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⑤⑥6.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是()7.马蛔虫体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现有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这两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共有()A.2种B.4种C.6种D.8种8.丈夫正常,妻子是色盲,预测他们的女儿患色盲的机率是()A.0B.1C.1/2D.1/49.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显著不同的是()A.染色体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开D.细胞质不均分10.哺乳动物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A.产生雌雄配子数目相等B.雌雄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C.雄性个体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雄配子D.雌性个体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雌配子11.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A.间期染色体复制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着丝点分裂后,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D.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12.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A.3,3,6B.3,6,6C.3,12,12D.3,6,1213.下面是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含有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14.某一生物体细胞内有四对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1:415.一对夫妇色觉均正常,生有两个男孩,其中一个是色盲,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XBXB和XbYB.XBXb和XbYC.XbXb和XbYD.XBXb和XBY16.一对夫妇共有三个子女,男孩、女孩中各有一个血友病患者。这对夫妇基因型是()A.XHXH和XHYB.XHXh和XhYC.XhXh和XHYD.XHXh和XHY17.人类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有一对褐眼正常色觉的夫妇,生了一个蓝眼而色盲的儿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是蓝眼色盲的机率是()A.1/16B.1/8C.1/4D.1/218.下图中“■”表示色盲男患者,“□”表示正常男,“○”表示正常女。据下图回答: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第一代的()A.1B.2C.3D.419.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按照染色体的差异来看,经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和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A.16和1B.8和4C.16和2D.8和120.下列遗传系谱中,能确定不属于血友病遗传的是()7561234ABCD正常女正常男患病男患病女二、多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21.已知某动物体细胞中含2对同源染色体,用该动物的卵巢制成组织切片后,能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象有()22.下面所述的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成对存在的是()A.体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精子D.次级卵母细胞23.以下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