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辅导讲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把握住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对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主席在文化建设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贯通、层层递进、有机统一。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主题,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第1页共9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责任,贯穿到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培养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文化纽带,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1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没有理想,便只能是一盘散沙,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面对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