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共6个小题,共100分)1.(17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为保证在装置4中仅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氨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O和H2O。(2)玻璃管2中发生的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停止加热仍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不需要加热也能进行,故为放热反应。(3)氨气的催化氧化有水生成,氨气从氨水中逸出时也可以带出水,故装置3需要对NO气体进行干燥,防止NO与氧气反应生成的NO2溶解在其中生成硝酸,硝酸与逸出的氨气反应会生成硝酸铵(白烟)。(4)装置5为制备混合反应气体(氨气和氧气)的装置。答案(1)4NH3+5O2=====4NO+6H2O(2)放热(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4)1NH4Cl与HCl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2.(16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略去)。(1)A中使用的药品是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氧钠和碳酸氢铵,则在下列仪器中,A中未画出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分液漏斗②试管③烧瓶④酒精灯⑤导管⑥橡胶塞(2)与装置B中的药品发生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装置C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B中药品足量,则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4)指导老师从安全与环保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A中使用的药品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是固体,加热固体产生气体所需的仪器是②试管、④酒精灯、⑤导管和⑥橡胶塞;(2)由(1)中加热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产生CO2、H2O和NH3,与Na2O2反应的气体是CO2和H2O;在B中反应生成O2与NH3催化反应:4NH3+5O2=====4NO+6H2O;(3)若A、B中药品足量,则C中反应生成的NO会与过量的O2反应生成NO2,NO2在D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HNO3可与Cu反应,则会看到铜片逐渐溶解并产生气泡(NO气体),生成Cu2+,溶液变蓝色,NO气体在广口瓶上方与O2反应生成NO2,气体变为红棕色;(4)装置C、D之间由于压强的原因,应在装置C、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装置D中产生的NO2有毒,污染空气,应在装置D后面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答案(1)②④⑤⑥(2)CO2,H2O4NH3+5O2=====4NO+6H2O(3)铜片逐渐溶解并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气体在广口瓶上方变为红棕色(4)在装置C、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在装置D后面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3.(17分)(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硫漂白作用时,从“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得到启发。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粉末跟硫酸制取二氧化硫,现有下列三种硫酸溶液,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98%浓硫酸B.70%硫酸C.10%稀硫酸(2)为了探究SO2能否使品红褪色,该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药品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选择了正确装置后,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为此,你认为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微粒可能是________。(4)该同学进一步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他得出的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肯定是HSO或SO。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