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其表达式为:v=,单位为mol·L-1·min-1或mol·L-1·s-1。()2.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4.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吸热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速率不变;降低温度,放热反应速率减小,吸热反应速率不变。()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倍加快。()7.催化剂具有选择性、高效性和专一性。一般地,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8.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从左到右的过程称作逆反应,由右向左的反应称为正反应。()9.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①:“逆”——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逆反应。②:“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0,这是化学平衡的本质。③:“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并没有停止,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继续进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④:“定”——由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状态下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一定,不再改变。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反应达到了“限度”。⑤:“变”——化学反应平衡是有条件的,当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时,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会被破坏,直至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10.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时,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时,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1.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1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13.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增加或减少C(s)的量化学平衡不移动。()15.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16.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17.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18.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100%。()19.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科学家由此提出用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焓判据。()20.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就是熵判据。()自主核对1.√2.√3.√4.×(正确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5.×(正确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吸热反应速率和放热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吸热反应速率和放热反应速率都减小。)6.√7.√8.×(正确为: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从左到右的过程称作正反应,由右向左的反应称为逆反应。)9.√10.√11.√12.√13.×(正确为: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14.√15.√16.√17.√18.√19.√20.√说明:下列问题的答案中有2个是错误的,请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