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四化交流发言材料(修改)西坝乡贯彻落实“一特四化”调研报告各位领导:下午好,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特四化”XX县区委、县政府“一园四基地”发展目标,紧紧依靠项目支撑和科技支撑,持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效益逐年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2495万元,同比增长15%,农业增加值达到9996.4万元,同比增长1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73元,比上年净增733元。下面,将我乡推进农业“一特四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1、突出工作重点,理清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特四化”XX县区委“两抓整推”的战略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确定把“两业并举、高效支撑、三点突破,全力打造香梨大乡和养羊强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长抓不懈。2、把握市场信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入点,广泛搜集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采取市场预测、算账对比、科技助推、订单保证的办法,引导广大农民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2010年,全县粮经草比例达到了22:76:2,农业结构实现了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3、发展重点产业,稳步推进农民增收。按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形成了棉花、肉羊、制种、日光温室四大优势和主导产业,支撑着全乡农民持续增收。在棉花产业发展上,主攻品种效益,狠抓超高产栽培,全乡棉花栽培面积稳定在15000亩左右,2010年实现棉花收入近3750万元,农民人均棉花收入1500元;在草畜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在提高养殖效益和扩大养殖规模上做文章,全面推广户均3间圈、5亩粮带第1页共4页粮、15只基础母羊、1台铡草机、1只种公羊、1座氨化池,力争户均养殖业收入过万元的养殖模式。同时,狠抓肉羊品种引进改良和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建设,全乡已建成高标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5个,建成小尾寒羊纯繁组4个、肉羊温精授配点5个,年改良肉羊8000只以上。今年调引基础母羊200只,调引优质种公羊15只。2010年全乡肉羊饲养量达到8.1万只,出栏7.5万只,年实现畜牧业收入300万元,在日光温室产业发展上,全乡共建成日光温室89座、133.5亩,去年日光温室亩均收入达到7000元,今年重点在西红村新建了机质温棚11座,目前种植工作全部结束,蔬菜长势良好。同时,今年我乡完成小拱棚瓜菜种植面积126亩,收入37.8万元。在制种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推广高效制种,今年以高桥、张家墩、金马为重点村,辐射带动全乡各村完成高效制种面积12000亩,实现收入3600万元。4、狠抓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我们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的重点,继续突出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流通促销三大重点,围绕棉花、日光温室、制种、肉羊、加工菜等产业,初步形成了15000亩优质棉花、12000亩高效制种、10800亩加工菜和5万只肉羊生产基地;今年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等措施,重点引进了康谱菜业5万吨蔬菜深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680万元,今年预计完成加工菜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6、强化农民培训,加快发展劳务经济。今年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县乡结合、乡上组织、集中培训的办法,以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为重点内容,以印发资料、办培训班、科技赶集、集中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全年举办各种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2326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阳光培训”工程,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提高劳务输转的质量和成功率,不断壮大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二、存在问题1、农民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大胆创新意识。由于文化水平、第2页共4页思想意识、传统观念等自身条件的局限和资金、技术、流通、市场等外部条件的约束,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还有许多的后顾之忧,信心不足,影响了特色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