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会议上的发言稿XX县区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全县幅员8496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8镇8乡6个国营畜牧(林)场,172个行政村,人口36.4万,其中农村人口24.88万。全县现有耕地450万亩、草原400万亩、林地195万亩、芦苇100万亩,森林覆盖率15.3%。我县是半农半牧地区,十年十旱,常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近年来,年降雨量不足280毫米。春季多大风,常年6——7级大风达20多次。“十一五”期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工业、根本在生态”三个功能定位,以建设全国“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绿色能源示XX县区、绿色生态旅游县”为发展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推动通榆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关键词:防沙;治沙;问题;对策一、防沙治沙现状我县位于全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最前沿,是全省唯一的荒漠化县份。据2009年沙化普查统计,XX县区总土地面积1266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497.5万亩,占39.3%,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96.1万亩,占7.6%,非沙化土地面积672.4万亩,占53.1%。我县“十一五”期间防沙治沙任务为30万亩,通过五年的努力,我们总计完成33.75万亩的防治任务,超额12.5%。(一)重点工程建设情况。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生态草、芦苇、引水等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0万亩,治理草原20万亩,恢复苇田10万亩、湿地35万亩。总投资228.6万元,完成5个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8万亩,建设内容包括畜舍、青储窖、标志牌、草原工程围栏。(二)沙区植被保护情况。总投资500余万元,实施草原治理与建设工程,建设工程围栏及生物围栏8.5万延长米。不断加大禁牧力度,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实行全年禁牧。同时,第1页共4页全力打击违法开垦,从2008年起,强力开展了打击和清理违法开垦专项行动,全县共清理出违法开垦土地41万亩,有效打击和遏制了违法开垦行为。通过禁牧和打击违法开垦两项措施,有效保护了沙区植被和草原植被。(三)单位治理责任制落实情况。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的生态保护领导组织,特别是由一名副县长专门抓生态建设保护工作,设立了防沙治沙工作办公室,配备专人专职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和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签定了防沙治沙责任状,强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落实。(四)水资源利用和科技治沙情况。通榆是严重缺水县份,地上地下水资源匮乏,为解决水的问题,有效控制沙化蔓延趋势,我们全力做好水的文章,谋划推进了文牛格尺河洪水资源化工程,目前,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批复,可研编制已完成,预计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最多可拦蓄洪水7356万立方米,增加湿地面积9万亩,有效防止草原沙化,补充地下水,改善河道周边生态环境。二、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发展模式单一,总体质量不高。防沙治沙工作以林业为主,我县的现有林地多是80年代栽植的,以杨树为主,过熟林和低质林居多,必须在几年内采伐掉,进行更新改造,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幼林多为2002年以后栽植,加上连年干旱,导致生态效益不明显,无法填充后继,造成了断层。(二)种植业发展与防沙治沙矛盾突出。我县城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经济收入基本依赖土地耕种这一项,渠道单一。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给森林资源保护和防沙治沙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三)防沙治沙投入总量不足,经济效益不明显。以林业发展为例,林业本身就是一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林业生产依然是一个对计划经济传承最完整的行业,暂时还无法打破。按照现行的物资和人员市场价格计算,这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费用,造成了造林质量整体不高,后期管理困难,最终导致经济效益差的现第2页共4页象。(四)生态保护与发展牧业之间存在矛盾。防沙治沙必然要求保护生态植被,进而要实行禁牧,而这与发展牧业又相互矛盾。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牧业就需要转变方式,实行舍饲牧业。而由于牲畜生活习性问题,舍饲牧业的养殖方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另一方面,从牲畜饲料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