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演练(二)(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共42分)1.科学家曾预言一种可用作炸药的物质,分子式为C(N3)4,其爆炸反应方程式为C(N3)4===C+6N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离子晶体B.该物质可以通过C60吸附N2而制得C.18g该物质完全分解可以产生13.44L氮气D.C(N3)4中碳元素为正价解析A项,根据构成该物质的元素可知,其不可能是离子晶体;B项,要制备该物质应该通过化学变化,而C60的吸附属于物理变化;C项,此时制备的气体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D项,由于氮元素的得电子能力大于碳元素,故形成化合物时,应该是碳元素显正价,而氮元素显负价。答案D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图中曲线变化相对应的是()。解析A项,沉淀Al3+和溶解沉淀需要的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错误;B项,醋酸为弱酸,稀释时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溶液的酸性强于盐酸的酸性,错误;C项,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生成了醋酸铵,由弱电解质变成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增强,错误;D项,SO2与溴水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生成了强酸,酸性增强,正确。答案D3.下图为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C.装置③可用于验证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解析A项,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错误;B项,浓硫酸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应该在烧杯中进行,错误;C项,涉及相关反应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O2++NaHCO3,现象从左至右依次为有气泡产生、无晶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正确;D项,实验室制备氨气利用NH4Cl和Ca(OH)2共热,错误。答案C4.某化学学习小组学习电化学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装置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上电键后,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甲池移动B.合上电键后,丙池为电镀银的电镀池C.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丙池中溶液的pH增大D.合上电键后一段时间,当丙池中生成标准状况下560mL气体时,丁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2.9g固体解析选项A,甲池与乙池及盐桥构成了原电池,锌为负极,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甲池,盐桥中阳离子向乙池移动,A错。选项B,电镀银时,银应该作阳极,但丙池中银为阴极,B错。选项C,丙池在电解过程中,不断生成H+,溶液的pH减小。选项D,丙池硝酸银溶液电解会生成氧气,丁池氯化镁溶液电解生成氯气、氢气和Mg(OH)2沉淀,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得失守恒可得物质的量关系式:O2~2Mg(OH)2,根据丙池中生成气体即氧气的量可得Mg(OH)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即2.9g,D正确。答案D5.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含有较多Ag+的溶液:HCO3-、K+、Na+、Cl-B.无色溶液:SO42-、Cl-、K+、Na+C.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溶液:K+、Fe2+、NO3-、Na+D.含有较多Al3+的溶液:Na+、SO42-、I-、CO32-解析Ag+和Cl-生成难溶物,且Ag+与HCO3-因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石蕊试纸变红表明溶液为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可氧化Fe2+;Al3+与CO32-因水解相互促进不能共存。答案B6.已知COCl2(g)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解析提高COCl2转化率即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应升温,①正确;恒容时通入惰性气体,体积不变,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②不选;增加CO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③不选;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④正确;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⑤不选;恒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⑥正确。答案B7.已知一定温度下,有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数据:物质Fe(OH)2Cu(OH)2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