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工作会议站段发言材料4各位领导:为认真贯彻落实路局“12.10”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刻吸取车站“12.6”事故和兄弟单位事故教训,根据路局运输处运车函[2008]55号文件要求,车站迅速开展“严管理、查隐患、守两纪、保安全”主题活动,我们坚持一手抓排摸,一手抓整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层层传递安全压力。记名传达了路局“12.10”电话会议精神,多层次召开事故扩大分析会,并于12日召开安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迅速开展“严管理、查隐患、守两纪、保安全”整治活动》的落实措施,动员全站干部职工认清车站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积极行动起来,知耻而后勇,打好翻身仗。二、迅速开展“三查”活动。自12月12日起,全站以转变干部作风为重点开展了三查活动,从领导层的3个方面、管理层的4个方面、作业层的6个方面进行深刻查摆。12月12日下午,车站班子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组织了查摆分析,共查出了“干部作风懒散、问责缺位”等18个方面的问题,管理层、作业层的查摆活动正在深入扎实开展之中。三、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在全站范围内开展以“六为”教育为重点的安全大家谈、大讨论,下发了《致全站干部职工的一封信》,组织干部职工到安全警示室接受教育,把“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违章就是犯罪、失职就是失责、失职就是渎职、失职就是犯罪”的理念在干部职工中入脑扎根。四、强化干部包保监控。从12月13日18。00起,车站全面进入包保实施阶段。每名班子成员包保一个车间和三个班组,值班时下半夜检查不少于3小时;抽调35名专业技术骨干对上下行系统、四个中间站进行盖班沉底的跟班包保;各车间也结合各自实际,强化对现场关键岗位行车和人身安全包控检查。五、完善补强规章制度。针对“12.6”事故暴露出的车站规章不完善、《站细》有缺失的问题,车站于12月12日上午第1页共15页专题组织召开了行车规章修缮会议,自12月15日至25日,利用十天时间将5个站的《站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修订补强。六、认真排摸薄弱环节。自12月12日起,根据运输处通知要求,车站组织专业人员对车站的接发列车、调车等薄弱环节进行了摸排,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在全站范围内,旅客列车进路建立后,通过单操防护道岔可以准备敌对进路的处所共计有7处,其中上行系统5处、下行系统2处。对此,车站明确规定在接发旅客列车时,相关道岔必须开通不能进入旅客列车进路的位臵,并且道岔开通位臵要经车站值班员和信号员接通光带共同确认无误并单独锁闭后,方可排列旅客列车进路。因上发场702#、772#、701#、783#道岔处的相关规定可能对畅通影响较大,车站下一步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跟班写实,做好充分调研,并对相关措施进一步完善。2、全站范围内坡道超过2.5‰准许机车车辆停留的线路共有6处,分别是铜山站衔接的二煤场专用线北股、西站衔接的一煤场专用线东弯股及上下行驼峰的迂回、禁溜线(共4股)。通过排摸,车站制订防溜规定符合要求,现场检查防溜措施采取得当。3、全站范围内涉及多方向接发列车作业的信号楼共有6个,分别是下到楼、下发楼、上到楼、上发楼、西站信号楼、周宅子信号楼。从排摸情况来看,主要存在接发列车标准和排列进路执行“眼看手指口呼”标准不高、简化标准化用语、表薄填记不规范等问题。车站结合正在开展的行车工种推标活动,进一步整治并加强这方面工作。4、全站电化区段接发列车进路未挂网的渡线道岔共有6处,分别为徐州北交换场4道北端至联10线、3道南端至联8线;徐州北上发场16道北端至15道、16道南端至15道,徐州西4道西端至6-10道、东端至6-10道。车站要求作业人员对未挂网的渡线道岔要顺向有网线路,并单独锁闭,需要扳动时,必须认真确认机车的类型。5、车站调车无线灯显设备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18台老第2页共15页型号设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46台使用到期,故障多,需要更新;16个无录音设备;20台列调(车机联控)电台设备超期使用,需要更新。对此,车站在向路局报计划的同时,加强日常维护和人员看管监督,做到设备不足人员补。6、在列车联控、调车联控执行方面,上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