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同志们: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水利部召开的全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和山洪防御工作,经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昨天下午大家一起参观考察了XX县区山洪灾害防御示范现场及*加固工程,今天上午又听了松阳等五个县(市)介绍的经验和做法,刚才各组把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发言。这次会议总结了*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讨论了即将实施的有关规定和办法。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上午,佳学同志已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讲得很好,我都同意。回去后,请大家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再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充分肯定成绩,认真分析问题,进一步明确目标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水利放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位。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按照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和“生态省”的要求,以水利“十五”规划为指导,在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十五”期间,全省水利总投资达到600多亿元。先后建成标准海塘近1400公里、钱塘江江堤1000余公里,70个县级以上城市的防洪体系基本建成,全面开展病险水库应急除险加固和千库保安建设,水库安全度和拦蓄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防汛抗旱非工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省、市、县结合实际制订了一批防灾救灾预案,在防汛防旱工作特别是近几年的防台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省经历了干旱和强台风,特别是在*年和*年连续遭受了多次强台风的正面袭击和外围影响,全省各级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取得了抗台救灾的全面胜利,第1页共7页并铸就了伟大的抗台救灾精神。据初步统计,五年来全省各类水利工程直接减灾效益达800亿元。总之,“十五”期间是浙江水利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水利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十五”时期的水利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全省水利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尤其是分析近年来在我省遭遇连续干旱和强台风的袭击中,部分地区暴露出来的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不高、建设滞后、设施老化、管理不善、预警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如:(一)部分地区防洪排涝工程标准还不高。水利工程特别是千里标准海塘和水库在去年和今年的防台风中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但也暴露出浙南、浙中等部分地区缺少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部分城镇设防标准偏低等问题。沿海一些易受洪涝影响的地区,上游缺乏必要的防洪控制性工程,下游又受潮水顶托影响,洪涝灾害严重。温黄平原易涝问题还未彻底解决,乐清、永嘉等县城由于防洪排涝能力不足,多次受淹。(二)山洪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测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省山区面积大,中小河流众多,受台风暴雨影响,极易引发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洪与地质灾害易发区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和通讯不便;山洪灾害监测体系还不完善,到村到户的预警管理网络体系尚未全面建成。此外,由于人类不规范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山体不稳,人为增加了地质灾害隐患。(三)水库总体安全度仍不高。据统计,我省3900余座水库中有80%以上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经三、四十年运行,工程安全隐患逐渐暴露。像昨天我们参观的梧桐源水库,坝体实在是太单薄了,运行多年,安全系数越来越小。尽管这几年我省加大了保安力度,消除了一些病险水库,但由于我省水库数量众多,尚有1/3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是坝体渗漏、坝身单薄、涵管老化、启闭设施老化失修、护坡损坏、白蚁危害等。特别是小型水库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管理力量薄弱、工程老化、管理粗放,安全隐患仍较多,每年第2页共7页都有水库出险,安全问题尤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