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第七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第一节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的定义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论其业务繁简,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审计计划必不可少。注意: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二、审计计划的种类总体审计计划:针对审计全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概括性的计划。具体审计计划: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详细规划和说明。总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概念针对审计全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概括性的计划。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详细规划和说明。计划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5、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7、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8、其他有关内容。1、审计目标2、审计程序3、执行人及执行日期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5、其他有关内容。三、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一)审计计划的编制1、审计计划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2、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和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3、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审计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和预定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在编制总体审计计划中,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时间预算既是合理确定审计收费的依据,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进度、判断注册会计师工作效率的依据。具体审计计划,一般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二)审计计划审核审计计划一般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审计计划审核的内容与审计计划的内容基本一致,可比较记忆。四、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第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第二步→执行分析复核程序第三步→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第四步→考虑审计风险第五步→对重要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第六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第七步→进行符合性测试及评估控制风险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第八步→确定检查风险及设计实质性测试(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1、了解的内容:所在行业情况→一般了解客户内部情况→具体了解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以及经营特点。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提供给有关管理机关的报告的性质。2、了解的方法: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询问内部审计人员询问管理当局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二)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1.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涵义分析性复核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复性核程序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三种用途:计划阶段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必须使用实施阶段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任意选择报告阶段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作最后的复核必须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可贯穿于会计报表审计的全过程。例:注册会计师通常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可以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而在审计实施阶段则由实质性测试方法来代替分析性复核程序。()(1996年考题)【答案】×【解析】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必须使用分析性复核程序,而在审计实施阶段分析性复核程序可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来验证相关认定。【注】因分析性复核程所取得的证据并不能完全证明其审计结论,在审计的实施阶段,如果注册会计师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用作实质性测试时,应考虑各种因素(见教材),来提高分析性复核程所取得的证据的可靠性,同时,在审计报告阶段,也可印证其它实质性测试所获取证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