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暨信息化建设发言稿同志们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试点启动会议精神,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乡镇新农合管理暨信息化建设试点启动会。安排安排我县乡镇新农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刚才,卫生局、电信局、八仙镇、城关镇合疗管理站分别做了很好的发言,完全同意。下面,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乡镇新农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入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始终坚持了积极健康平稳推进的良好态势,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参合农民提供了较为牢固的健康保证。肯定我县新农合工作取得成果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新农合门诊统筹的实施和筹资标准的不时提高,农民群众大量参入农合补偿,致使乡镇新农合经办管理机构缺位、无人办事以及新农合弥补经办手段落后、手续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不但给规范操作和基金平安运行带来影响,同时也使农民群众对新农合政策发生怀疑,对管理和经办工作提出大量意见,从而影响参合积极性和制度的继续推进。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后,决定理顺乡镇新农合管理体制,成立乡镇合作医疗管理站,同时启动实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项目,促使我县新农合经办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水平。乡镇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搞好乡镇新农合管理是确保新农合制度顺利推行的肯定要求。新农合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中,政策宣传、资金筹措、参合信息管理和证件发放工作由乡镇政府直接承当,群众患病门诊和80%以上住院就医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完成,乡镇同时承担医疗弥补操作监管和资金兑付责任。这样量大面广的工作,合疗经办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群众对新农合制度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以前乡镇合疗办松散的管理体制和非固定的人员组成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第1页共6页现阶段乡镇新农合工作需要,组建合疗管理站,建立乡镇新农合专门的经办管理机构正是新形势下继续做好新农合工作的肯定要求。2010年全县筹资规模已达到2700万元,搞好乡镇新农合管理是确保基金平安和规范运行的重要方面。新农合基金由农民个人缴费(30元/人)和国家财政配套资金(120元/人)组成。今后随着筹资规范的提高还会继续扩大。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患病就医弥补,农民群众的救命钱,管好用好基金、确保基金使用效率和安全运行是新农合工作的重要内容。依照新农合弥补方案和基金管理方法规定,乡镇合疗管理站成立后,一是对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发生的就医弥补实行实时监管,确保医疗机构操作行为规范;二是将卫生院承当的门诊统筹、慢性病、转外住院的资料审核和基金拨付工作划归乡镇合管站负责,实行“一卡通”兑付,改变过去卫生院既搞医疗服务又搞经办管理的操作模式,确保基金运行顺序规范和安全。年住院弥补达到1.1万人次以上,搞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经办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县有18万农民参与合作医疗。门诊和慢性病就医弥补突破15万人次,服务对象和弥补经办数量庞大,患者就医受行政区域限制,不能自主择医,报销环节手续繁琐,加之医疗服务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手工操作而不实行信息化管理,群众意见非常大。同时,手工操作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费用弥补不能做到实时监管,极易发生不规范行为,并影响合疗基金的平安运行。因此,实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改进经办管理手段,提升新农合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扎实做好乡镇新农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夯实责任隶属乡镇政府管理,1高标准做好乡镇合管站建设工作。乡镇合管站工作机构已经确定。县卫生局(合疗办)负责业务指导。现在合管站工作人员已全部调配到位,各乡镇要积极协调、配齐必备的办公设施,为合管站正常开展工作发明必要条件。县卫生局(合疗办)财政局要做好合管站人员业务培训与第2页共6页工作指导,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工作制度、搞好人员和业务管理,保证合管站正常开展各项业务。乡镇合管站办公设施配置和人员培训要求在4月21日前全面完成。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合疗工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