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孝感一模)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不学他们”突出表现在()A.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2013·宿迁一模)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3.(2013·汕尾模拟)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4.(2013·莆田模拟)2011年温家宝同志出访新德里探寻中印“龙象共荣”之路,为中印友谊再添新篇章。历史上中印交往中形成的对世界外交舞台有重大影响的外交原则最主要的是()A.“一边倒”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2013·嘉兴模拟)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的政策后来破产了,这种“破产”最早发生在()A.1954年4月B.1971年10月C.1972年2月D.1978年12月6.(2013·临沂期中)“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7.(2013·中山期末)右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8.(2013·安徽六校模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动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中美关系的改善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欧共体国家反对美国控制9.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0.新华网日内瓦2012年9月28日电正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21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摩洛哥、沙特等国提交的名为“叙利亚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投了反对票。此举表明中国()A.坚决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B.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反对周边国家干涉叙利亚内政11.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A.对抗了2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12.2012年9月19日的《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中方立场文件》指出,目前有近2000名中国维和人员在维和行动中执行任务,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名列前茅,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16大出兵国。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