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关于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范文党员关于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范文a篇1明底线、守底线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法律、纪律、政策、道德四条底线划出来。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司法行政所有党员干部也要坚守住四条底线,增强四种意识,争做一名合格党员。坚守法律底线,增强法治意识。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国公民的底线,更是党员干部的高压线。司法局是普法和执法的重要单位,党员干部更要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更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牢记法律高压线不可触碰,工作中特别是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和收监执行。坚守纪律底线,增强守纪意识。党规党纪体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党纪党规先于国法,是管党治党的尺子,是党员不可逾越的红线。守住纪律底线,就要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系列讲话精神,尊崇和维护党章,遵守政治规距,增强党员意识、党章意识、党规意识、党纪意识、规矩意识,守好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坚守政策底线,增强大局意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的行为准则,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违反和不可变通的底线,党的路线方针确立之后,服从和执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以局部和个人利益来取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或变通执行,更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做到上懂政策形势,下解县情民意,把中央精神落实到乐清司法行政第1页共5页的具体行动中。坚守道德底线,增强自律意识。党员干部必须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最基本最朴素的做人做事道德黄线。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既在8小时内严守纪律,也在8小时之外严格自律,自觉摒弃从众、侥幸、麻痹心理。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党员干部要树立起底线意识,增强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从底线出发,保护自己,干好工作。党员关于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发言稿范文a篇2底线是人们对人、事、物所能普遍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是门槛,一旦越过这个门槛,就会由量变到质变,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警戒线、限制范围、约束框架,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就个人而言,底线是立身之本,也是处事的基本原则;就社会而言,底线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石和基本保障。大自然是有底线的,如果逾越了大自然给我们划的底线,自然界就要惩罚我们,就可能发生干旱、洪涝、污染、雾霾。做人是有底线的,如开会带手机,就可能会干扰会议秩序;患了感冒,不加遮掩的打喷嚏,就可能把细菌传给别人,这些表面看是细微的小事,体现的是社会公德的一个方面,也是底线。共产党员是有底线的,党纪党章党规,就是党员的底线,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都划出来了。领导干部是有底线的,忠诚、干净、担当就是底线。作为一个人,作为一名党员、公务员、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机关领导干部,首先要把底线划出来。境界包括精神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通俗地说,境界反映的是为人做事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同时反映出什么样的境界。当前,不少同志感到工作压力大,面对压力是抱怨等待,还是乐观适应,就体现了我们的境界。提到境界,好像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别人能够感觉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第2页共5页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境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境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境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