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色戒》的人性色彩【摘要】2007年,由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能让人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而影片中是王佳芝也正是在她自导自演的戏剧中沉溺至死。影片有种难以言明的魅力,浸入到人的内心深处,浸入到骨子里,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这种感觉,正是电影中那些男男女女的人物展现出来的魅力所在。人们都说张爱玲残酷而李安慈悲,但是就这部影片来说,李安比张爱玲的残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小说中,张爱玲没有让他们相爱,而在影片中,李安先让他们深深相爱,再残忍地将他们拆散。本文将对这部影片中的人性色彩进行评析。【关键词】《色戒》;人物;悲剧2007年,李安通过《色戒》这部影片,在影视界、文学界和时尚界引起了一股文化的浪潮,创造了华语电影界的一个奇迹。有著名作家张爱玲创作的小说仅仅只有万余字,然而,李安却将它变成了一部传奇,《色戒》的流行不是偶然的,它与汤唯、梁朝伟两位主演的高超演技以及李安导演的精心策划是分不开的。在影片中,男主角亲自签署文件杀死他心爱的女人,而他内心的不安却通过颤抖的手表现出来。导演在这里给他一个面部特写,充满不舍与痛苦的脸上,肌肉也在微微痉挛着。易先生是一个充满狼性的人,但是在与王佳芝相处后,他的身上却慢慢展现出人性。李安润化了张爱玲小说中那种特有的苍凉,无情的男人在这里也变得情感丰富,哪怕他只是个汉奸,也足以让女人有了一点点的幻想。一、穿越历史的场景再现在电影艺术中,展示给观众的无非是三个状态的场景,那就是历史、现实以及未来。人类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灵魂。艺术的创造者要面对的不仅有眼前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还有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而在《色戒》中,李安所做的就是要正确的再现历史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李安就是要人们对历史进行深刻的烦死,以求能正视现实,展望未来。还原历史是李安在拍这部影片前就定下的基本策略,为了还原上世纪四十年代大上海的风貌,他不惜花重金进行场景建设,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影片中看到日伪时期的大上海那种混乱的局势和凄凉的生活状态,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为之深深震撼。在原著的基础上,李安对两位男主人公在特殊时期以及特定环境的困境与挣扎进行深刻的挖掘。带给观众一种小人物在浩瀚的历史中面对困境无奈的挣扎的无奈感受。李安在影片中将当时的历史场景和生活状态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镜头前的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紧张、慌乱和不安,不仅剧中的人物能感受到这种压迫,就连观众都跟着影片感到不安、感到举步维艰。李安导演还在影片中设置了类似于“黑色电影”的气氛,阴霾的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潮湿而阴暗的巷子中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安的因素,百叶窗的遮挡使室内的光线更加暗淡,而摇摇欲坠的小阁楼像一颗炸弹悬在人们头上,冷清的街道上闪烁着霓虹灯迷蒙的光线,这一切都让人感觉一种透彻心扉的寒意,为展现人物当时的生存环境营造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气氛。李安导演还将充满时代特征的内景真实地展现给观众,同时也在观众眼前展示了历史的光华与质感。易先生办公室里的孙中山像和钟馗塑像、桌上的翡翠麻将和狭窄陡峭的小阁楼,拥挤喧闹的电影院,具有西洋七夕的咖啡馆。每一处场景,每一个摆设都体现了李安那种精细缜密的心思,他将这些历史的场景和摆设用饱和的色彩进行还原,为观众展现了一副真实的大上海名流的生活状态。此外,李安导演还竭尽所能地对外景的历史风貌进行复原,在影片中,我们才能看到那些历史的影子。比如“封街”的场景中,冷清的珠宝店,阴暗的咖啡馆,以及来来往往的黄包车夫,往来行走的人们充满了焦躁与不安,三色的小风车在黄包车上呼呼地旋转,大上海普通人家的妇女还在嚷嚷着要回家做饭,仿佛我们穿越了时空直接走过了那个时代的大街。二、时代造就的悲剧从广义上讲,艺术审美价值分为财富价值和精神价值,也就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作品反映世界审美观念所产生的财富价值和主体在审美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价值。另外,还有人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通常表现为塑造审美价值,也就是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