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页《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EngineeringMechanics课程编号:300129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时数:48学分数:3编者:曹桂芬编写日期:2002年5月一、课程的性质及目的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的静力学部分及材料力学中基本受力杆件的内力、应力及变形计算。工程力学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基础必修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杆件的内力、变形计算。并能初步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力学中的力学问题,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分析、判断、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二、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静力学部分(一)静力学基础(建议4学时)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课程的适用范围及本课程的任务、学习方法。(建议1学时)2、理解刚体、力的概念,掌握常见约束的约束性质及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及物体的受力图。(建议3学时)(二)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建议6学时)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平衡条件。了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掌握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合力矩定理。理解力偶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力偶的等效性、力矩、力偶系合成与平衡的计算。掌握力的平移定理及平面一般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掌握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掌握简单桁架内力计算的方法。(三)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建议6学时)掌握空间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建议1学时)掌握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及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建议3学时)物体重心及形心的计算。(建议2学时)建议:各种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及物体受力图可用投影演示。桁架内力计算采用投影演示及课堂讨论方法。第二部分材料力学部分(一)材料力学绪论。(建议1学时)了解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同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二)轴心拉伸与压缩。(建议7学时)掌握轴心拉(压)杆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建议1学时)掌握拉(压)杆正截面、斜截面应力及拉(压)杆强度计算。(建议2学时)掌握拉(压)杆的变形计算,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建议2学时)掌握拉(压)杆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建议2学时)重点:1、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变形计算。2、拉(压)杆连接部分剪切、挤压计算。第2页共3页第1页共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页(三)扭转。(建议4学时)理解扭转的概念。掌握扭矩图的绘制及扭转应力、扭转变形的计算。(建议2学时)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刚度计算。(建议2学时)重点:圆轴扭转的强度及变形计算。(四)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建议4学时)掌握静矩、形心、惯性矩的计算。理解惯性半径的计算。(建议2学时)掌握平行移轴公式。理解转轴公式中最大轴、最小轴的概念。(建议2学时)重点:1、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2、最大轴、最小轴的概念。(五)弯曲应力。(建议4学时)掌握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图的绘制。(建议2学时)掌握内力与分布荷载集度q(x)之间的关系。用内力图的变化规律及叠加法作梁的内力图。(建议2学时)重点:1、剪力图、弯矩图。2、微分关系作内力图。(六)弯曲应力与变形。(建议8学时)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建议2学时)掌握梁的剪应力计算及强度条件。(建议2学时)掌握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及梁的位移计算。(建议4学时)重点:1、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2、梁的竖向位移计算。难点:变形体的虚功原理。(七)组合变形(建议2学时)掌握斜弯曲的应力计算。(建议1学时)掌握拉(压)与弯曲组合,偏心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建议1学时)(八)压杆稳定(建议2学时)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计算长度的概念。(建议1学时)掌握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建议1学时)重点: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教学环节安排1、课堂讲授因工程力学内容多,学时少,为解决这一矛盾,本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