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年王毅外长在第69届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与70年前相比,世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也在加快演进。毋庸讳言,一个快速发展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正在成为牵动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对外政策备受国际关注,一些对中国的猜测甚至是误解也难以避免的随之出现。在此,我愿告诉诸位,中国,将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而非挑战者,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而非破坏者,是国际秩序的贡献者而非所谓“搭便车者”。这一点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我们将继续维护当代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70年前,中国直接参与设计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我们当然不会去推翻当年自己亲手建立的成果,也无意另起炉灶,再搞一套。而是会与各国一道,真正把它维护好、建设好。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恰恰是由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同时,为了顺应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发展大势,我们也愿与各国一道,与时俱进,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更加符合国际大家庭尤其是战后成长起来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在此过程中,有三个基本方向应该加以坚持,一是加强国际关系的多边化,而不是单边主义;二是推动国际关系的法治化,而不是丛林法则;三是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而不是强权政治。我们将继续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亚太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先行区。我们不寻求在亚太一家独大,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事结盟,也无意把任何国家排挤出这一地区,而是致力于同各国团结合作,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共护的亚太安全新路。对于同一些周边国家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我们将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法,通过对话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应妥善加以管控。我们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各国根据国际法在海上、包括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商业自由,履行第1页共6页好作为主要沿岸国承担的各项国际责任与义务。我们将继续拓展亚太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本地区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共同需求。我们不能允许难得的发展机遇被打断,不能让那些被渲染甚至制造出来的紧张干扰发展。中方将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为途径,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为支撑,全面深化与亚太各国在经贸、投资、产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关于“一带一路”,我想再多说几句。这一倡议的出发点是谋求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秉持的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一带一路”的首要合作伙伴是亚太各国,首要受益对象也是亚太各国。我们所在的欧亚大陆历史上几经腥风血雨。今天,我们要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先人们世代追求的和平与合作梦想。我们将继续推动亚太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推动apec、上海合作组织、10+1、10+3、中日韩、东亚峰会等各种合作机制协调并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利互补的亚太区域合作网络。就与中国联系最紧密的东亚而言,我们将继续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并与东盟积极推进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努力实现2020年建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愿景。最后,我还想借此机会强调一点。在中国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更多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支持中国。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这是人类进步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最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正在不断从周边向外延伸和扩展。这其实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的历史趋势。在此过程中,中国首先带给本地区和世界的是合作的机遇,发展的第2页共6页红利。同时,一些朋友出于惯性思维,也难免担心中国会走过去大国的老路,挤压别国的发展空间。我想在此重申,作为国际和地区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