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巷道硬化交流发言材料第一篇:xx乡巷道硬化交流发言材料筑好致富路,脱贫奔小康——xx乡美丽乡村建设及巷道硬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对我乡美丽乡村建设及巷道硬化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根据会议要求,我现就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农户院落及门前巷道硬化工作作以交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xx乡辖11个村,现有群众2797户11294人,其中省列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660户2425人,贫困面积相对较大。长期以来,受山区自然条件及经济因素制约,全乡村社道路建设及巷道硬化难度大、投入少、进度小。截止2013年底,全乡没有一个村通社道路完全硬化,群众巷道硬化率仅为14.6%,下雨时房前屋后泥水横流,巷道泥泞难走,甚至有几个村社因下雨道路泥泞,玉米、核桃等收获后不能及时运出去,错过了市场商机,可以说,道路问题不仅影响到群众出行和人居环境的提升,更阻碍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因此,乡党委政府将巷道硬化工作作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第一抓手和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紧紧围绕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不断加大巷道硬化和土坯房消除力度,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巷道硬化工作中探索实施“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建,分区实施”—1—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按照“三先三后”的实施步骤和“分”、“合”、“总”、“带”四种筹建模式,掀起了一股村与村之间比修巷道,群众之间互助帮修巷道的新风潮。至目前,全乡2797户群众中,已实施巷道硬化1442户,占全乡总户数的51.65%,其中,今年政府支持水泥1515吨,带动675户群众自筹自建硬化巷道30300平方米,硬化院落435户23216平方米,消除土坯房879户3187间,全乡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第1页共12页二、主要做法及成效我乡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乡,发展步伐缓慢、比较闭塞,群众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政策、新做法接受过程较慢,就巷道硬化工作而言,一开始部分群众持“等、靠、要”的观望态度,2014年,乡上将xx村作为“巷道硬化工作试点村”,配发115吨水泥主要用以巷道硬化,但是工作效果很不理想,仅有十几户群众对自家巷道进行了硬化,绝大多数群众因各种理由借口推脱,针对“试点村”出现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做了认真的调研和深入分析,认为群众对巷道硬化积极性不高,主要出于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主干道没有修到位。群众虽然硬化了自家入户巷道,出了门走一段硬化巷道后,还是要走村社的泥土路,与其“出门鞋干净,回来两脚泥”,还不如等主干道修好,再硬化自家巷道。第二个原因是土坯房没有消除到位。一些群众家里还是老旧的土坯房,如果不改变土坯房的面貌而只硬化巷道,就相当于“旧鞋穿新袜”,很不般配,这也导致群众硬化巷道的积极性—2—不高。第三个原因是劳动力匮乏。不少群众家中的精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家中剩余劳力少,且多年没有出现村里群众较大规模的共同协作劳动,群众心中存有顾虑。另外还存在个别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找准问题的症结之后,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从六个方面对症下药,强力部署推进全乡巷道硬化工作:一是明确目标,靠实责任。乡上紧紧围绕全县《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各村实际,提出了“2015年全乡巷道硬化率超过50%,2016年全乡巷道硬化率超过75%”的目标任务,成立了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村“两委”班子,挂职干部、包村干部和双联帮扶干部为成员的巷道硬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采取主要领导包片、科级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社、双联干部包户、“两委”班子包质量的“六包”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乡上组织驻村干部、选派干部组成宣传走访队,逐户进行走访宣传,在宣传政策的同时,对第2页共12页入户群众未硬化巷道原因进行了调查登记,为下一步硬化工作掌握情况,打好基础。同时,乡上组织乡、村两级班子赴XX省XX县区长青镇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及巷道硬化观摩学习,既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