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级机构革新工作会发言稿同志们:刚才,同志就这次镇级机构改革作了全面铺排部署,同志也把省政府对我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要求作了传达,同志就这次镇级机构改革涉及人大的有关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过会儿,书记还将作重要发言,但愿大家当真贯彻执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服从大局我县乡镇曾经在1992年、1997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整,应该说前两次调整都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跟着市场经济体系体例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XX县区镇财政治理体系体例改革的实施,乡镇的行政职能和治理方式发生了转变,现行镇级行政区划已不能适应甚至束缚了市场经济前提下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县各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公道、财政负担较重等问题,从而造成镇级财源培植难、债务化解难、职能转换难、社会事务发展难、干部调整优化难的客观现实。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深化镇级机构改革,降低行政工作本钱,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顺应改革发展需求,加快XX县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行政区划是一个行政概念,属上层建筑的范畴,必需跟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沿海发达地区乡镇均匀人口一般达到5--10万人,而我县按19个镇计算均匀每个镇仅有2.5万人、非农业人口除郫筒、犀浦、红光、唐昌、安靖镇外,其余镇都在2000人以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必需实现城镇人口和出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现有各镇不管是人口总数仍是城镇人口规模均不能形成集聚发展效应,难以推动城镇建设和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城乡一体化推进乏力。因此,我们必需立足推进XX县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行政区划调整。(二)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优化县域出产力布局,促进出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需要。行政区划调整的终纵目标是促第1页共7页进出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行政区划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公道有效地配置出产要素,统筹考虑出产力布局和基础举措措施建设,整合城乡资源上风,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县现有的19个镇中,除郫筒镇以外,辖区面积均不足30平方公里,20—30平方公里的镇有12个,占63%。因为高XX县区整合后,合作镇仅剩下3.5个行政村。从工业结构上看,良多镇工业结构雷同,行政边界相连,既不能形成区域性良性竞争,又不能形成会萃发展效应,而且在行政治理和基础举措措施建设上也不能做到资源共享,从而造成了出产要素和治理本钱的极大铺张,不利于县域经济的优化布局和快速发展。因此,只有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城乡规划,构建城镇体系,整合要素资源,推进工业互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三)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转变行政职能,降低行政本钱,化解镇村债务,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全县由19个镇调整为15个镇,精简幅度达21.1%;均匀每镇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3.2万人;镇行政编制由以前的465人,拟核减为418人,精简幅度达10.11%;镇领导职数168人,拟核减为103人,精简幅度高达38.7%;镇党政办事机构105个,拟核减为68个,精简幅度达35.2%;镇党政办事机构领导职数210人,拟核定为68人,精简67.6%。改革后可减少人头经费和办公用度等支出,并通过盘活资产、置换债务等,还将带来可观的间接效益。同时通过精简机构,可改变职能错位、政事不分、效率低下的现象,真正使各镇工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围着农夫转,带着农夫干,引着农夫富。(四)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步队,进步行政服务水平的需要。我们常说,只有减少农夫,才能致富农夫。同样,只有精简机构,减少职员,才能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在干部步队中形成压力,产生动力,激发活力,从而进步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通过治理协调镇内设机构和公益事业机构,促进和增强为农服务,进步镇机构的调控和协调服务能力,从而以“精简”促“精干”,以“简政”促“富民”。第2页共7页二、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此次镇级机构改革重在使镇布局更加公道、镇机构运转更加高效,其指导思惟是:当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惟,站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