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格伦儿童文学的现代性摘要“现代性”历来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作为20世纪“世界童话三座巍峨的高峰”之一,林格伦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激动了读者,也强烈地冲击了儿童文学发展史。她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审美价值不是对传统童话创作的背离,她建构了20世纪儿童文学的现代精神,这是在有真实的情感、人物和故事本质的真实的基础上,回到儿童本位,尊重儿童独特的个性,以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强烈的游戏精神展现的现代风貌。绪论林格伦作为20世纪“世界童话三座巍峨的高峰”之一,出版了上百种儿童文学作品。她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读者能读到这些童话作品。林格伦并获得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安徒生金质奖章”、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等多项荣誉,在20世纪这个瑞典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作为儿童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拥有如此多著作,对其作品的研究应该较为丰富。但由于语言的界限,经过我对学术资料库的搜索,中国儿童文学界对林格伦作品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她作品中的小主人公。在她的笔下,孩子们都尽情释放了自己的天性,成为了“淘气包”的代表。在这一部分中,从顽童形象的审美内涵美学意义入手,最主要的是挖掘其与传统童话作品人物形象的新异之处。第二,对林格伦童话中所表现的游戏精神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情节与语言在研究过程中结合了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第三,主要研究的是林格伦作品中的创作手法,重点关注她在写作时所用到的“互补原则”。上述研究都是集中于林格伦作品的某方面,本论文将以一种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林格伦的创作,在学习借鉴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林格伦的代表作:《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疯丫头马迪根》《淘气包埃米尔》等,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对林格伦的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进行界定。在这一章中,首先将从“现代性”的起源开始阐述,简述其发展历程;进而切入到“文学现代性”的范围,最后定义出林格伦儿童文学作品的现代性的含义,接下来三章将对此含义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分析“现代性”含义中体现的现代的教育思想,主要立足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本位通常被视为儿童文学走向现代的标志,其核心内涵就在于“不仅把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人,而且把儿童当作儿童”,主要表现为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成人的文学需要,更表现出了儿童独特的身心特点。在她的作品中这种现代教育思想下,就产生了一类独特的儿童形象——淘气包。她塑造的小淘气包形象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揭示并肯定了其中包含的创造性,她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她的小淘气包,描写了他的成长。因此,在写作这一章时,将会结合《淘气包埃米尔》、《长袜子皮皮》等作品中儿童主人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其如何弥补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遗憾和失落、得到心理上的补偿,作品如何让儿童找到熟悉感和认同感,增加对自我的肯定和认同。第三章,将分析其“现代性”含义中所体现的强烈的游戏精神,这是其现代性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一点。游戏精神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给20世纪的现代儿童文学带来的新的面貌,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文学固化的思维模式,重新理解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挖掘出童话的现代价值所在这一章也将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第四章,将结合文学史的背景,将紧扣林格伦作品中所展现的“现代性”进行评价。一、林格伦儿童文学现代性简述(一)“现代性”的起源公元5世纪晚期,为了区分区分官方基督教的现在与异教的和罗马的过去,“现代”这个词诞生了,由英文“modern”翻译而来,在英语词典中的意思主要为“现代性、现代状态”之意,即倾向于描述一种带有现代状态特性的事物或人。这是时代意识的体现,更是从过去到未来的转变结果。不管是查理大帝时代,还是是在文艺复兴时代,“现代”这个观念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这是欧洲通过与古代建立的一种不断更新的关系而发展出来的对新时代意识。只有到了法国启蒙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施加在早期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