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演讲稿“清风吹盛世廉洁育英才”王文明中学创办于1957年,原名阳江中学,1992年为了纪念琼崖苏维埃革命政权第一任书记王文明烈士,经教育行政门批准更名为王文明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9960平方米,建筑面积9533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2人。王文明中学地处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XX县区阳江镇,以琼崖革命先驱——王文明烈士的名字命名,是一所红色文化色彩浓郁的学校。红色娘子军和王文明烈士在琼崖革命史上的光辉事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红色娘子军在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中形成的以“勇求解放,敢为人先,殊死奋战,坚贞不屈”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娘子军精神”给予了我校全体师生无穷的精神滋养,成为我校办学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用心打造红色廉政校园,使我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效载体,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肯定。为了深入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我校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任务进行了责任分工,做到各负其责、密切协作、整合力量、齐抓共建。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项活动按正面引导、循序渐进、榜样激励、整体协调等原则进行,通过一系列活动,全面建设崇廉尚洁校园。廉政文化的传播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氛围,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土壤。为此,学校从环境建设入手,设置了文化长廊和校史陈列室,在公共场所悬挂倡廉敬廉标语;在校园醒目的地方设立了荣辱观教育、节俭教育、诚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标第1页共4页语牌等,营造了良好的廉洁教育氛围。同时,为了促进廉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我校还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站、黑板报等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在校园广播站设立“廉政文化进校园”专师栏目,学校橱窗的宣传栏内有展示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图片、故事等,在班级内办有以廉洁文化内容为主题的黑板报,共同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在内心深处播下廉洁的种子。师德师风教育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把师德教育作为我们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一项重要要任务来抓。近年来针对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我校将“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创先争优”教育活动和“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通过报告、讲座、座谈、讨论等途径,组织党员教师学习先进性教育的有关资料,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以诚信、责任、正直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以清廉、节俭、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公正、民主、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意识教育等。在建党九十周年前夕,结合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我校先后组织党员教师了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水磉、母瑞山等琼崖革命遗迹,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课。参观过程中,党员们认真聆听革命先烈英雄事迹介绍,仔细观看每一幅图片和每一件实物,较详细地了解了琼崖革命的悲壮历史,通过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使大家再次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与坚忍不拔的精神,永葆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和优良作风,以自己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来告慰英魂。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学习,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为阳江镇的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教育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树立了清廉为荣,贪腐为耻,廉洁奉公为立身之本的坚定信念。我校组织开展了“五个一”专题系列教育活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