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课时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2015江苏如皋期中测试,18,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干扰素和抗体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初次感染病毒后,只是通过细胞免疫使机体痊愈C.初次感染病毒后,干扰素在使机体痊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再次感染后病症较轻,原因是记忆细胞合成分泌了大量的抗体2.(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6,2分)自2014年2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B.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D.相应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迅速将其清除3.(2016江苏南京六校调研,20,2分)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B.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C.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将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病原体D.H1N1入侵人体后被彻底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4.(2016江苏阜宁中学调研二,22,3分)埃博拉病毒为一种人畜共患的单链RNA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埃博拉病毒遗传物质中的嘌呤碱基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B.埃博拉病毒可在小鼠的肝脏细胞悬液中大量增殖C.可在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等内环境成分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D.与HIV一样埃博拉病毒也容易发生基因突变5.(2015江苏如皋期中测试,8,2分)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能破坏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核酸中含5种含氮碱基D.蛋白质由自身的核糖体合成6.(2015江苏淮海中学高三二模,18,2分)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7.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8.(2015江苏泰州一模,25,3分)HIV感染人体细胞不仅需要受体CD4,还需要共受体CCR5的共同作用。研究发现约10%的欧洲人体内CCR5基因发生突变,无法在细胞表面表达相关受体。中科院吴蓓丽研究团队发现马拉维若(一种抗HIV的药物)能改变CCR5的分子构象,使其处于HIV非敏感状态,阻断CCR5与HIV结合。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是(多选)()A.CCR5基因发生突变的人一般不会感染HIVB.能改变CCR5分子构象的物质可开发为抗HIV感染药物C.能与CCR5竞争性结合的物质可开发为抗HIV感染药物D.人体所有细胞表面都有CD4和CCR59.(2014江苏单科,21,3分)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二、非选择题10.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以其作为模板,在的作用下合成,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人的免疫系统有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11.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