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断改进平台招标参数1、框架描述按结构划分: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断改进平台WEB系统内部质量管理与诊断改进平台微信系统按功能划分: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与诊断分析子系统:是基于KPI递归模型计算的测评与数据分析系统,完成测评、数据诊断分析及自动报表;“模型—测评-计算”逻辑关系及数据计算关系严密,结果可以用于绩效考核;教师自测自诊断子系统:教师可以在课堂随机自定义测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情况;“学生-教师-督导”PDCA反馈交流子系统:加强师生教学互动,提升师生质量意识,建设质量文化;质量体系管理子系统:按照“五纵五横”或者自定义的质量体系维护和管理质量体系文件诊改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完成根据教学过程监控发现问题的诊改任务单管理、根据状态数据或者自定义诊改项目的诊改管理、以及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的专项诊改任务管理,覆盖了教学诊改的全部内容;该子系统还能够实现对职能部门基于“目标-运行-诊断”模式诊改的管理;上述诊改管理可以自定义各种表格及参数,实现灵活配置。内部质量反馈及改进跟踪子系统:通过教师信息员及学生信息员“以第三只眼”,从服务的角度监控后勤、教务、设备、行政、教学等各类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跟踪服务情况并予以评价,是一个内部服务监控系统。2、功能要求:(1)软件系统应是基于java技术开发的纯B/S应用,数据库采用MySQL,可以部署在WindowsServer或者Linux系列服务器;可以部署在云平台,也可以部署在校内服务器;移动应用应为微信应用方式。(2)是一个能够实现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与管理、进行教学质量诊断分析、管理各种形式的诊改过程、跟踪改进完成情况的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与诊断改进业务工作平台;应符合“评价模型—评价实施—报表生成—数据分析—诊改任务下发—诊改任务跟踪”的业务流程;软件界面须流程清晰、数据关系严密。(3)能够满足教育部2016年7号文的要求,可以直观灵活地定义评价模型,例如任意定义测评方、测评类型、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权重,以满足多维度、多层次测评需求;指标体系可以按照课程、专业、学生、老师等测评对象的不同而灵活配置。(4)系统评价模型应符合KPI规范,能够准确实现按照权重自底向上的递归计算。(5)评价实施可以是桌面测评,也可以是微信移动测评;既可以过程性实施,也可以结果性实施,也可以过程性和结果性结合实施。(6)桌面端数据输入必须满足操作员只能操作自己的数据,并且符合“预提交—正式提交”工作方式,正式提交则操作员则失去数据更新和删除权限(7)移动测评可以任意定制测评对象、测评课程、测评指标体系,选择任意时间段实施测评。(8)数据分析满足任意部门、任意学期、任意指标体系按照时间维度、部门横向维度、指标体系维度、教师维度、课程维度、专业维度、学生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生成可视化的图表;生成的数据报表和分析图表可以直接用于内部质量分析报告。(9)系统符合PDCA反馈模型,测评数据应能够及时反应到被测评对象的手机微信。(10)系统具备“学生-教师-督导”互动功能,支持点对点交流,也支持课程班级的微社群交流。(11)系统具备简单灵活的“教师自定义测评”功能,测评结果后台可以留存,用于教师个人诊改报告。(12)系统须支持内部质量体系文档管理;须具备教师、专业上传下载各类教学资料的功能。(13)系统须支持灵活定义各种诊改参数表,形成不同的诊改任务。(14)系统须支持基于信息员的内部服务质量分类反馈及改进跟踪管理。(15)系统可以标准分方式处理数据,以消除不同测评者的主观偏差。(16)系统具有开放结构,可以方便地扩充自定义模块;功能菜单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修改或者扩展。(17)系统可以和数字化校园门户SSO集成;系统开放数据视图,便于今后建设数据中心或与第三方软件数据共享。(18)系统可以Excel方式、数据接口方式、公共数据库方式和第三方应用数据对接。(19)系统供应方须有支持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及诊断改进工作方案设计的能力。(20)系统最好具备省级以上权威安全机构的测试报告,系统危险等级不能超过1级(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