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方案(样稿)(红头文件)**乡(镇)卫生院20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方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贯彻《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处置水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编制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乡(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预案。(三)、分级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四)、适用范围1本预案适用于本镇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本镇居民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二、组织体系(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院长)成员:(含临床医生、疾控专干、检验、消毒、人员至少第1页共3页一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需要,设立临床救治组、预防控制组、后勤保障组,各组成员名单如下:临床救治组:组长:(医疗工作分管院长)成员:(临床人员)预防控制组:组长:(疾控工作分管院长)成员:(公卫办人员)后勤保障组:组长:(后勤工作分管领导)成员:(后勤人员)(二)、应急处理机构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调度、协调工作。2临床救治组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的诊治工作。预防控制组负责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及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方案;组织乡、村医生开展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和演练;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采购、贮备、调拨工作。三、工作内容(一)、发现与报告本院对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在两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已应采取的措施等。(二)、应急处置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先期处置。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采样、医学观察和现场保护等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临时隔离场所,对需要进行的本镇居民、外来人员及外出返回人员,实施家庭隔离观察或集中隔离观察。协助做好流调、消毒、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宣传等防第2页共3页控措施的落实。(三)、应急结束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根据上级部门作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终止决定,确定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四、管理措施(一)、技能培训卫生院组织本乡(镇)乡、村医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学习相关法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知识。(二)、应急演练卫生院组织应急处置演练。演练要从实战角度出发,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三)、责任与奖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乡(镇)卫生院(公章)2014年10月13日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