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场乡团委书记五四运动发言稿羊场乡计生协会工作规范一、组织机构(一)乡(镇、街)级计生协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同级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本届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会长1人(乡(镇、街)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常务副会长1人(主抓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担任),专职副会长1人(由退居二线的“五老”人员担任)。副会长1-2人,常务理事若干人。聘任专职秘书长1人。(二)乡(镇、街)计生协会会长由乡(镇、街)党委书记担任,名誉会长由乡(镇、街)长担任,副会长由乡(镇、街)计生办主任担任,秘书长由乡(镇、街)一名计生专干担任。所选理事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三)办公设施。有协会牌子,有固定的办公室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有电话。(四)有协会活动室,用于学习培训和组织开展活动(可与人口学校合用)。活动室有协会宣传版面,内容:计生协的基本知识;本级计生协简况;工作网络;“两为两争”活动阵地。有计划生育书籍、报刊;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挂图。宣传版面为长期性宣传与适时更新相结合,“计生协基本知识”为长期性宣传部分,“本级计生协简况”和“工作网络”每届一更新,“两为两争活动阵地”为一年一更新。(五)乡级协会活动经费,按计划生育经费的5%-10%核定。(六)指导帮助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流动人口人群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会员。二、规范档卡(一)组织网络档案。包括换届档案及本级协会领导名单,各村(社区)计生协领导名单,各村(社区)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名单。(二)工作档案。包括各种文件、信息、报表、工作计划和总结,干部、会员培训计划、总结及授课、参训人员名册及第1页共4页授课内容和考试成绩等。档案保存统一用档案盒。(三)协会工作记录簿。协会召开各种会议的会议记录,协会开展的宣传、帮扶、好人好事、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活动。三、乡(镇、街)协会工作任务(一)指导村协会发动会员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二)指导村协会向群众宣传人口科学理论,宣传国家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传播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等科学技术知识,并提出宣传资料、宣传品和有关服务项目。(三)协调社会力量,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发展人口福利事业,通过乡、村两级协会,帮助群众解决实行计划生育的实际的困难和后顾之忧。(四)指导村级协会履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与要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四、健全制度(一)会议制度1、会员代表大会五年召开一次,必要时提前或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年。主要议项:审议批准上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审议批准工作规划,讨论和决定其它重大事项。2、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审议常务理事会的年度工作报告;改选或增补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通过常务理事会提出的其它议题,决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3、常务理事会根据情况随时召开。研究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半年、全年工作,听取关于常务理事会确定重大问题执行情况汇报;研究决定有关协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决定聘任秘书长或副秘书长。4、会长工作例会。召集各村协会会长或副会长、秘书长参加,了解和交流各村协会活动情况,研究部署近期活动内容。每半年召开一次。(二)调研制度1、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每年要有三分之二时间深入村组指导工作,掌握各村活动情况,发现典型,总结推广经验,第2页共4页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帮助研究解决。2、组织协会理事包村活动,指导和协助村协会开展工作。3、每年结合当地协会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调查报告。(三)学习培训制度1、积极参加党委、政府和上级协会组织的学习活动和本级组织的学习活动。2、每年对各村协会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会员小组长培训1-2次,增强他们的协会意识和开展活动的能力。3、培训方法。以会代训,短时多次集中学习,到各村巡回培训,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四)评比表彰制度1、开展协会合格村(居)达标活动。制定达标计划,3年内100%村级协会达标。2、制定评比条件,每年进行一次评比表彰,给予荣誉或物质奖励。3、根据当地协会开展活动的内容,开展其它表彰。(五)文件归档和统计报表制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