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探析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VIP免费

新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探析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_第1页
1/37
新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探析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_第2页
2/37
新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探析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_第3页
3/37
目录...................................2.....................................2.....................................2.....................................3.....4...........................6................................................................6.................................................6....................................................................................6....................................................................7....................................................................7........................................................................................7........................................................................8.............................................................9...........................................................11...........................................................11...........................................................13...........................................................14....................................................................15..................161.1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问题的演变历程1.1.1以环境保护政策的理念演进为划分依据在《环境经济政策伦理研究》[1]一文中,作者根据环境政策理念的演进,将新中国以来环保问题演进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50年代在学习苏联经验基础上开展了一些环境保护工作,但由于当时的环境保护工作隶属于卫生部门,故多是在环境卫生理念指导下实施,故环保效果有限,后由于文革发动一度名存实亡。第二阶段,治理三废阶段,1972年到1991年。第三阶段,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阶段,即为1992年之后。在《中国环境保护40年回顾及思考》[2]一文中,作者将1972年到200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2年~1978年)环保意识启蒙阶段,第二阶段(1979年~1992年)环境污染蔓延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阶段,第三阶段(1993年~2001年)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化治理阶段。对以环境保护政策的理念演进为划分依据的划分方式的思考:以环境保护政策理念演进为划分依据,能够比较直观的呈现环保进程。但由于政策的制定实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多为问题出现之后采取的相对措施。因而这样的阶段划分法使得回溯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直达环保病灶。同时也应看到,在对新中国成立至文革这一段历史时期,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较少,对于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环保讨论以负面问题居多,缺少对如“第一个12年绿化行动”[3]等比较积极的环保举措的肯定。1.1.2以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划分依据王前在《中国科技伦理史纲》一书中,以1976年为划分截点,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划为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后为第二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应用与发展》[5]一文中,作者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将前后两个时期的不同的经济建设主题作为统领,即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后30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题为大跃进,第二阶段的主题为经济建设为中心,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以此来展开探究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理念。对以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划分依据的划分方式的思考:以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划分依据,更加系统、有概括力,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挖掘环境问题背后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上的根源,但是对于一些关键截点、关键事件的梳理较为笼统了,对于背后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比如,在1976年之前中国是否有推行过相应环保政策和开展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呢?取得了什么效果?另如,文革期间反孔思潮的影响下,人定胜天的理念支撑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运动对环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再者,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并非零进展。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就有中国代表团的身影。1973年,受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探析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