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前言软件工程是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正确的安排软件的结构,合理组织、管理软件的生产的教学目的。教学的实践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例证理解掌握软件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和完成后的文档是什么及完成方法。本课程实验环节安排24学时,主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分析和操作手册六个部分。具体安排如下:课时分配:内容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课时2224-2-目录实验一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4实验二编写系统需求说明书.............................................8实验三写概要设计说明书...............................................10实验四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13-3-实验一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实验题目编写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实验目的通过对选定系统(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编写,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步骤和方法,明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格式。三、预习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2、确工程的规模、目标,对系统的建议。3、选定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实例进行参考,进行思路整合;4、各环节图示和文字格式表示方法。四、实验设备与环境1、具备运行原系统的计算机系统;2、收集整理资料的资料室和虚拟用户或实际用户。五、实验内容选定系统后,进行系统调查,然后按如下编写提示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⑴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⑵背景说明所建议的软件系统的名称;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机中心或网络中心;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⑶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⑷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本项目的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文件资料的来源。2、可行性研究前提⑴要求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如功能、性能等。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法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要安全和保密方面的要求;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完成期限。⑵目标-4-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处理速度的提高;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人员利用率的改进等。⑶条件、假定和限制说明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所建议系统的寿命的最小值;进行系统方案选择进行比较的时间;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的限制;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硬件、软件、运行环境的条件和限制;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系统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⑷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是如何评价的。简要说明的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⑸评价尺度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如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开以时间的长短及难易程度。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⑴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此流程可用流程图表示,并加以叙述。⑵工作负荷列出现有系统所承担的工作和工作量。⑶费用开支列出由于运行现有系统所引起的费用开支,如人力、设备、支持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