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的特点1.1市场潜力巨大(1).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市场巨大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农牧副渔各业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使原材料到成品的农村运输量大大增加。人员的流动日益增多,中小城镇的更多涌现,都使中小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客货运输量大大增加,因而迫切需要大量适应农村使用要求和条件的机动运输车辆。同时,农业的变革需要运输大量的农用物资及将剩余的农产品到城镇进行交易;农村中心城镇的发展促成新的客运需求;农村运输业的发达与否,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示标。另外大量先富起来的农民对微型客车及普通轿车的需求在近几年开始逐渐显现。据调查,在农业生产全部劳动量中,农业运输的用工量占30%一50%(平原地区)和60%一70%(有些山区)。另据有关文献统计,每年我国农村的田间作业运输量约120亿t,城乡之间货物运输量每年约7亿t,而且每年还以5%一10%的增量递增。农村现有机动车保有量仅能完成农村总运输量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汽车完成的运输量则达到80%。我国农村较低的机动车保有量,为我国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农村公路网完善蕴育着巨大市场联结交通隔绝地区、农户与销售市场和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市场之间的农村公路是自给的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农业经济所必不可少的。农民需要进入当地的市场或公路、铁路、水路的集散点,也需要进入学校、医疗及其它社会服务的中心,这些都离不开相应的运输工具。按照2005年2月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计划建设农村公路约113万km,其中改造沥青水泥路73万km,建设通达工程40万km。“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km。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县乡公路里程达370万km。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农村汽车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3).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使汽车消费成为可能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农村汽车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农民手里有钱了,不用再为温饱担心了才能考虑汽车这种高消费产品。目前,农村的人均年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良好势头,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图1)。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4000元。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5800元,这些地区的农民对汽车的需求较多,一些小型汽车已经在这些地区流行起来。1.2市场分散性强(1)市场区域分散。我国的农村分布在祖国广阔的疆土上,居住群落非常广杂零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产品和需求集中。而且农村自身的分散行也较大。(2)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民的购买力水平则有限;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在汽车车型上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汽车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3)运输货源分散。由于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较为分散.因此农村运输货源也较为分散。汽车使用区域主要集中在县与县和县与乡之间。1.3市场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地区差异性是农村汽车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较大。如图2所示,2007年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55元,而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028元,充分说明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较大,这也就决定了各地区对汽车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不同,在汽车需求的质与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地区间地理环境的差异。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除了基础设施、道路状况不同外,更主要表现在我国是一个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