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幼儿必然将会长大成人,他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是我国能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使其具有良好的品性不但能够有效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其能够轻松乐观的应对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是推进该进程不断前进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幼儿的情绪表现加以关注和重视是十分必要的,是教学任务中不可脱离的关键部分。本文通过对教师回应策略进行研究,对其回应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回应策略应更加注重满足幼儿积极情绪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两个方面,以期能够让老师在现实教学中能够有所参考和借鉴,最大程度上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教师回应一、引言(一)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人们必然会有各种情绪的表现,如喜、怒、哀、乐等,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既然处于这个社会之中就一定会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产生某种情绪。幼儿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情绪表达最为敏感的阶段,在其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渗透着情绪这一因素,对其身心发展有着很大影响,这也是幼儿与年长儿童最为明显的差异所在,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造成的。曾有人提出幼儿是“情绪的俘虏”,这一比喻很形象的反映出了幼儿与情绪的密不可分,前者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基本上都有着情绪的表达。比如,大多数幼儿对色彩都比较喜欢,在成长过程中喜欢画画,如果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画就会表现的非常开心,一直手舞足蹈,把画画的很大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心的喜悦;而如果和自己讨厌的人一起画画,他们的情绪明显就能看出不是很高涨,一般就会画的很丑很小,有时脸上还会有一种委屈、难过的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受到情绪支配的,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基本上是无法通过理智来对行为进行控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将幼儿时期成为情绪表达和发展最佳时期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时期,找到科学合理的情绪教育方法并进行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幼儿形成情绪调控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他们的身体健康,保证其尽可能的少生病、不生病,同时对于其心理健康也要加以特别的重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成长的首要前提。目前在我国的幼儿园中,由于幼儿烦躁、焦虑等原因导致其免疫力下降而生病的现象十分常见,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同时,如果幼儿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有可能会使得幼儿在生活中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据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持续升高,对幼儿健康成长及课堂教学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应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情绪表现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应积极培养幼儿的情绪情感,提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一旦发现情绪不良问题及时采取方案进行应对,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但关系到他们这一生的健康,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稳定也具有着重要意义。(二)尊重幼儿是促进幼儿发展内在需要在幼儿园中,幼儿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的变化,这与他们该时期的发育特点存在很大关系,对于情绪的敏感程度非常之高。对此,作为与其长时间接触的教育者,为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如何引导他们表达情绪才是最合理的呢才是最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教学环境是否需要做出改变?需要从哪些方面改变?针对当前幼儿的情绪不良情况,我们该采取哪种教育方式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二、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的影响(一)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朱小蔓在《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中将情绪分为正、负两极,正极为积极情绪,负极为消极情绪。前者是能够正向促进人的发展的,可以在生活中给予人们积极性的主观体验。本文的积极情绪包括兴趣、高兴、惊奇;后者是引起人们不满、否定等消极性的主观体验,本文消极情绪包括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当发现幼儿的情绪表现后会对其进行识别,而对于情绪识别,应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去了解和获知该个体的真实表达意图。如“皱眉”,通常来讲,我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