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1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在相当高中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学好一门外语,成为具有从事本专业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2.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工业企业,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施工与自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或从事自动化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工作及销售工作。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文化知识。2.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掌握过程检测仪表、过程控制仪表及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4.掌握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5.掌握一般电器、电机、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知识;6.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单片机的基本知识;7.基本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8.初步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构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1(二)能力结构1.具有识读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2.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3.具有一定的电工操作技能和电子线路接线与故障分析处理的能力;4.具有工业自动化仪表的选型、安装、调试、检修及维护能力;5.初步具备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的能力;6.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初步具有英文的听、说、写能力;7.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了解和学习本专业新技术的能力。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文化基础课1.德育(126学时)(1)思想品德修养本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领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了解成才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法律基础知识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的概念和社会注意法律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做到知法、懂法;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实践能力,增强遵守法律的自觉性,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2(3)邓小平理论本课程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哲学基础知识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含义,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区别;领会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体育(126学时)学习体育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学习体育和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