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发言稿五篇范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跨越式发展2007年4月26日至2007年5月12日期间,在市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第六期乡科班和第十六期中青班共80余人赴山东潍坊等地进行了考察和学习。通过近半个月的参观和学习,我们看到了山东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很多优秀的做法。总的来看,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在XX省,乃至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和启示。现就在潍坊看到的投资环境和如何发展乌苏经济软环境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建议,虽然不是很成熟,但希望能对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起到一点作用。一、潍坊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XX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濒临渤海,东与海港名城青岛、烟台接壤,与威海相邻,西依泰山,南望圣人孔子故居。来到了潍坊,使我们不能不为其今天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潍坊一个面积1.58万平方公里、860万人口的地级市,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720.9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177.7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24名,建设成了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高级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文化教育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在全国领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范,半岛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联系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潍坊的发展靠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搞经济研究的专家分析,潍坊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寿光就利用交通便利(在北京和青岛的交通干道旁),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批发市场。二是在乡镇企业发展打下工业经济的基础上,让民营经济当中坚、唱主角,挂主帅。到2005年底,全市民营经济注册业户已达到17.54万户,注册从业人员78.85万人,实交税金88.5万元,占全市税收总额69.4%。三是抓住了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机遇,率先在全国提出闭幕式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形成了寿光、诸城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化模式,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第1页共6页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三条经验,我们感到,比较实在,也很深刻。前一条,区位优势是他们发展的客观依据。后两条,发展民营经济,抢抓机遇,是他们发展的主观努力。对照潍坊,思考乌苏,乌苏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尤其是奎、独、乌金三角经济带的城市之一,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发展的客观依据上,其他优势有没有呢。我们觉得,乌苏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我们已经确立了工业强市的战略和招商引资的方略,加快工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就应该以此为依据,打好资源牌,打响资源牌,就象潍坊在初期引进合资伙伴和发展民营经济一样。他们的第三条,抢抓机遇的干劲和魄力,是我们必须学的,对看准了、定下来了的发展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千方百计,一以贯之。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二、潍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具体做法从潍坊的经济发展来看,该市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努力培植环境竞争优势。该市深入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月、集中治理投资环境和执法服务评议等活动,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经济发展软环境投诉中心和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出行政审批效率提速、业务流程再造、申报材料瘦身的一系列规范,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全面实行项目代办制,切实做到了“投资者只管投资建设,其他一切由我们来办”,营造了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在大力治理软环境下,XX市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日渐凸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如今,在潍坊人人都把投资环境、一切服务第一要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先进模范事迹不断涌现,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手段不断深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形成了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生活福地、发展宝地,有力地吸引了企业入潍投资。同时,“治‘三乱’、办超市、搞双评、提效能,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大转变,极大促进...